第11部分(1 / 4)

小說:詩經密碼 作者:圈圈

知兄莫如弟。

大王臨駕崩之前,正如四王子所猜測,讀的果然是《詩》!

這讓在場的八位周王朝的大人物全都驚呆了。

他們的大王,在生命的彌留期,是讀著美妙的詩歌,再跨上白色的仙鶴,才雲遊到西方去的。

太浪漫了!簡直能夠讓千萬代的後人們,一聽到這個故事就感動得鼻涕淚水一大把……

“大王大哥一定是讀的‘社詩’吧!”四王子很有把握,他從情理上認為應該是這樣。

並且,還從他在夢中與大王大哥派對的詩來判斷,大王大哥一定也應該是在讀《小星》。

“小小星星閃微光,三三五五在東方!”那個蒼涼的聲音在耳畔響起,它空靈、深沉,來自高高的天際,來自飄渺的雲層,是遊蕩的魂魄,是臨別的贈言,是不捨的呼喚,是道一聲珍重的抽泣……四王子美美的想象著……

但是,讓所有人大吃一驚的是,在大王閱書檯的案面上,雖然擺放的是孔子編撰的《詩》集,但是卻並不是四王子所說的什麼‘社詩’,什麼《小星》、《大東》之類的雅詩,而是兩首讓大家都不好啟齒的詩,一首已經為許多人知道,算是名詩。

那就是家喻戶曉的《碩鼠》!

詩中說道:“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種的黍;多年辛苦養活你,我的生活從不顧……!”四王子記得自己讀貴族小學時,那位家住洛邑東北區的教書先生,曾經特別講過這首詩的含意,說是魏國的人民將他們不為百姓謀利益的國君罵為“碩鼠”,也就是大老鼠。

然而,另一首詩,許多人可能並不知道,但它與前一首名詩,可以算得上是姊妹篇了。

它的名字也離不開“鼠”,篇名叫:《相鼠》!

詩中說:“請看老鼠還有皮,這人行為沒威儀,既然行為沒威儀,為啥還不命歸西……”教書先生也曾經解釋說,這首詩是衛國百姓斥責衛國君主苟且偷安的詩。

總之,這兩首詩並不是什麼好話,卻都是罵人的詩!

奇怪,大王他在臨走前,為何要憤憤不平的罵人呢?

整個《詩》集之中,《相鼠》是邶風捲中的一首詩;《碩鼠》是魏風捲的。

二詩都是在四王子“風子”重點讀詩的範圍之內。

而且,在全《詩》集之中,唯有這兩首詩,它們的詩名帶“鼠”字,也就是說《詩》中唯有兩隻鼠,同時都出現在這兒了。據四王子和三王子回憶,大王做大王子的時候,也就是在他們詩社的日子裡,兩人可是從來沒有聽過他朗誦這兩首描繪“老鼠”的詩!

唉,有什麼詩不好去讀?不讀“社詩”也可,就讀他姬去疾大王喜歡的《清廟》也行呀,“在那深沉清廟中,助祭端莊又雍容”。或者,別的什麼都不要讀了,就讀一讀幼稚一些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也好一點呢!我的老大呀,您為什麼要用生命的最後時刻,去拜讀那兩隻過街的老鼠呢?連大王最親近的四王子都無法理解大王大哥的用意到底是什麼,另外幾位王朝人物當然更是無法理解了!

也許是大王大哥中箭毒太深,人的腦袋暫時糊塗了呢?

這樣的疑問一經提出來,大家就忙著去找證據。

可是,經過仔細勘查,不但沒有找到相關的證據,反而找到了對立的證據。他們在詩的篇目上,發現了鮮紅的血,是大王故意點上去的。而且,兩首詩的篇目上都有同樣的血,血色竟然還一樣的鮮豔。

仔細勘查發現,其實大王當時已經有兩種顏色可以用來在詩篇上作記號。

一是案面上的殘墨,因為書案用的是胎漆技術,那是當時最好的漆術,完全是防滲透的,當他們勘查時,留在案面的殘墨,還水靈靈的保持著——大王他完全可以用它來點畫在詩篇的目錄之上——雖然那支小號的狼毫毛筆掉在地上,大王他身體虛弱夠不著去取,但是他完全沒有必要用毛筆,只需要用手指尖一沾,然後在竹書上劃一下就可以了。

二是大王還有一道更方便使用的顏色——右手臂流下來的血——雖然已經有些發黑,但並不妨礙在灰黃色的竹書上作記號用。然而,大王他並沒有用那兩樣現成的顏色作為記號,卻不怕麻煩的在寶劍的尖上,現劃破自己的左手指,將鮮豔的新鮮的血液,標註在描寫“老鼠”的詩篇上!

“大王他為什麼這樣幹?”二王子又提出一個新的疑問。

在四王子的眼中,二哥是一個不太懂詩的人,他也不喜歡二王子平時的為人,對於他那一年拒絕參加詩社的事,四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