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張飛兩人勇武,驚為天人。
現在劉備麾下又添一員大將,不由讓孫策感到一些壓力。
忽然之間,孫策眼中厲芒一閃,想道:“龐統乃是劉玄德左膀右臂,魏延又是一員猛將,若將此二人留在江東,定能使得荊州實力大損。”
孫策雖然豪爽,卻也不是迂腐之人,而且自己與荊州乃是世仇,哪怕劉表死去以後,這種仇恨仍舊沒有完全消除。
面對敵人,孫策可不會講究什麼仁義道德。
就在孫策心中算計的時候,忽然聽見太史慈再次行禮說道:“末將辦事不利,還請主公責罰。”
孫策聞言大笑兩聲,上前挽住太史慈手臂,說道:“子義乃實誠之人,此次本不應派你前去做此事。”
“而且那龐統伶牙俐齒,魏延勇武過人,子義又不願仗勢欺人,未能給他們一個下馬威,倒也情有可原。”
周瑜卻是笑道:“這裡乃是主公管轄範圍,想要拿捏龐士元等人,豈非輕而易舉?主公可如此,如此,定可讓那龐士元顏面盡失。”
雖然周瑜等人有所遠見,認為陳旭威脅很大,可陳旭現在與江東並無利益衝突,再加上江東素來與劉備不合,卻也不會給龐統好臉色。
故此,周瑜也就向孫策獻計,想要好好折辱龐統一番。
孫策聽聞周瑜之言,當即大喜過望,道:“如此,就依公瑾所言。”
卻說龐統、魏延住到了驛館之內,接連數日都沒有被孫策接待,龐統也毫不著急。
可是沒過多久,龐統就得到了一個訊息,那就是陳旭也派遣使者來到江東,正與孫策商議攻打荊州事宜。
得到這個訊息以後,龐統當即大驚失色,再三派人通稟孫策,卻總是吃閉門羹。
而且魏延還探聽到,這些日子歷陽城內兵馬調動十分頻繁,就連驛館附近,也被許多江東士卒包圍。
及至後來,龐統等人甚至不得出入驛館,完全被軟禁了起來。
種種景象,無不顯示出了江東有攻打荊州的跡象,這不由讓龐統心中駭然,就連魏延亦是感覺到了不妙。
龐統屢次求見孫策不得,早已心中焦躁不安,甚至暗暗懷疑,江東是不是沒有眼光長遠之人。
“若這江東都是鼠目寸光之輩,則吾命休矣,荊州亦是危矣!”
“可是我與公瑾、子敬交好,知此二人都是才華橫溢之輩,又怎會如此短視?”
忽然有人來報,說魯肅來訪,龐統聞言不由大喜過往。
當時龐統聞名荊襄,周瑜、魯肅亦為當時俊傑,三人神交已久,若不是陳旭到來改變了歷史,恐怕龐統還會在周瑜麾下擔任功曹。
歷史上,周瑜對於龐統亦是十分器重,想要向孫權舉薦龐統,龐統卻沒有得到孫權青睞。
待周瑜病逝以後,龐統親自將周瑜屍體送回江東,隨後就掛印而走,轉而投奔到了劉備麾下,擔任一介縣令職位。
魯肅也是向孫權舉薦過龐統,孫權仍舊看不上此人。
魯肅不願龐統這個大才就此埋沒,還專門給劉備寫信,說龐統並非百里之才,希望劉備能夠重用龐統。
由此可見,龐統、周瑜、魯肅三人之間的關係,有多麼密切了。
正所謂:關心則亂。
龐統雖然才華橫溢,現在也有些失了方寸,忽然聽說魯肅來訪,不由大喜過望,急忙出來相迎。
兩人敘禮畢,龐統反而淡定了起來,絕口不提前來與孫策結盟之事。
嘮叨了許久,魯肅終於忍受不住,故作不經意的說道:“吾主正想與秦公聯盟,共同出兵攻取荊州。”
“秦公承諾,消滅玄德公佔據荊州之後,所得領土全都送於我主。”
“秦公實力強勁,吾主亦乃當世英雄,若兩人聯合,劉玄德必死無疑。士元大才,何不現在棄暗投明,來我江東任職?”
龐統卻是大笑幾聲,只是不語。
魯肅問道:“士元何故發笑?”
龐統道:“我所笑有三,卻不敢直言相告。”
魯肅道:“以你我二人之間交情,士元有話但說無妨。”
龐統沉默半晌,拿足了架子,這才說道:“我一笑者,乃是諾大江東居然都是鼠目寸光之輩,著實可悲。”
魯肅聞言臉色一變,好在他養氣功夫十足,這才沒有當場發怒。
好似沒有看到魯肅臉色不愉,龐統再次說道:“我二笑者,乃是孫伯符氣量狹小,並非成大事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