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2 / 4)

小說:喋血湘江 作者:白寒

悅,眼神中反而流露出一絲迷惘與困惑……

十一月二十五日十七時,距永安關不足一公里的道縣蔣家嶺村,一座農家木架灰磚瓦房裡,*的一軍團司令部同時接到了兩封不同尋常的電令,即以紅軍總司令朱德名義下達的野戰軍司令部作戰命令和以黨中央、總政治部下達的突破敵人第四道封鎖線的政治動員令,兩封電報命令部隊“征服一切天然的和敵人設定的障礙”,渡過湘江。其措辭之嚴厲,在軍史上也極為罕見。

第一封電報是《我野戰軍前出至全州、興安西北之黃山地域的作戰部署》:

林(彪)、聶(榮臻)、彭(德懷)、楊(尚昆)、董(振堂)、李(卓然)、周(昆)、黃(甦)、羅(炳輝)、蔡(樹藩)、葉(劍英)、羅(邁)、鄧(發): 電子書 分享網站

鐵流湧進 二(2)

甲、根據敵人最後的部署,其企圖是在湘江阻擊我們,並從兩翼突擊我們。北面為敵之第一、第二路軍;南西面則為廣西的主力;而敵之第三、第四、第五路軍則直接尾追我們。

乙、我野戰軍為到達前出至全州、興安西北之黃山地域(湘桂邊境)的目的,應該:

(一)我進攻部隊(一軍團主力及三、八軍團)應迅速連續地佔領營山山脈之各關口隘路,並於全州、興安之間渡過湘江。在這種決心下,應迅速堅決消滅敵之第一、第二及與我接觸之桂軍部隊。

(二)掩護部隊(一軍團一個師及五、九軍團)應連續於瀟水及營山諸隘口阻止敵第三、第四、第五路軍前進。當其急進時,則應堅決消滅其先頭部隊。

(三)作戰的第一步是前出到湘江地域。在這個階段中,野戰軍分四個縱隊前進。

1�一軍團主力為第一縱隊,沿道縣、蔣家嶺、文市圩向全州以南前進。

2�一軍團一個師、軍委第一縱隊及五軍團缺一個師為第二縱隊,經雷口關或永安關及文市以南前進。以後則依偵察結果決定前進路線。

3�三軍團、軍委二縱隊及五軍團一個師為第三縱隊,經小坪、鄧家源向灌陽山道前進,相機佔領該城,以後則向興安前進。

4�八、九軍團為第四路縱隊,經永明(如不能佔領永明則從北繞過之)三峰山向灌陽、興安縣道前進。

(四)二十六日諸兵團的行動如下:

1�一軍團主力於文市圩地域停止,向全州派出得力的偵察隊,並偵察全州、興安間的前進道路、渡河點及沿岸的工事情形,特別要注意麻子渡、鹹水圩等水田地域,第六團則進到永安關地域。

2�第四師佔領鄧家源以後,則向灌陽方向偵察前進,三軍團主力於二十六日晨應進到小坪地域,以後則隨四師後跟進。

3�八軍團應協同九軍團之第九團佔領永明城,如不能佔領永明城時,則從北繞過,進至武村、程義家地域。其先頭部隊應防守三峰山隘口。第九團則仍留永明附近,以保證九軍團主力繼續透過永明地域。

4�第一師、五軍團及九軍團的主力則照今廿五日十時的電令(行動)。

5�軍委一縱隊於廿六日晨進到高明橋地域。軍委二縱隊今日仍在原地休息,並準備從廿六日午刻隨三軍團後進至鍾坪地域。

6�各軍團執行情形電告軍委。此電令不得下達。

朱德

廿五日十七時

這個四路進軍、搶渡湘江的軍事計劃,是以紅軍所有戰鬥部隊全面打亂國民黨軍隊的軍事部署,從而掩護中央縱隊多路強渡湘江為目的的。

從電令中可以看出,儘管軍情緊急,但中央縱隊仍“在原地休息”。

政治命令則要求各野戰軍“要在敵優勢兵力及其部分地完成其阻我西渡的部署條件下,來突破敵人之第四道封鎖線,並渡過湘江”,“為著勝利地進行這次戰役,要求野戰軍全部人員以最英勇堅決而不顧一切的行動,進攻部隊應最堅決果斷地粉碎前進路上一切抵抗。掩護部隊應不顧一切阻止及部分地撲滅尾追之敵……並最大限度地提高全體紅色軍人的戰鬥精神、頑強抗戰及其堅決性。”全文如下:

各軍團首長:

(一)我野戰軍即將進行新的、最複雜的戰役,要在敵優勢兵力及其部分地完成其阻我西渡的部署條件下,來突破敵人之第四道封鎖,並渡過湘江;此戰役須經過糧食較缺乏之二個山嶺(山)脈,並要克服二條河道與開闊地帶及部分的敵人堡壘,野戰軍應粉碎前進路上敵人抵抗上擊潰向我翼側進攻及尾追之敵,任務是複雜與艱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