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為別人的著作寫序,我真是很少做。但是,當伍祿香從遙遠的廣西桂林給我打電話,要我給他的長篇紀實文學作品——《喋血湘江》寫一個序時,我儘管猶豫了好久,最終還是接受了。
我同伍祿香並不相識,也沒有見過面,是《喋血湘江》這部書稿讓我們有了聯絡的機會。由於每年要承擔不少有關書稿的審讀任務,使我有機會較早地閱讀了這部書稿。因此,我可能不是這部著作的第一讀者,但可以說是這部著作的最早讀者之一。
《喋血湘江》以紀實文學的手法再現了紅軍長征途中湘江戰役的悲壯歷程。老實說,由於在圖書市場上,描寫湘江戰役的書籍目前已有不少。所以,當我開始閱讀這部書稿時,似乎也沒有太大的興趣。但是,隨著閱讀的深入,我還是被它的內容深深地吸引住了,感到它與同類作品相比,有自己的顯著特點:一是具有歷史的整體感。書稿從湘江戰役的起因、過程,直至結局,全景式地再現了湘江戰役的全過程,而不是側重於某一方面,或某一區域性的描寫,給人以一種歷史的整體感。二是具有歷史的客觀性。書稿雖不完全是一部歷史書,而是採用文學手法對歷史的再現,是以厚重的歷史為基礎的。因此,對事件的描寫、人物的刻畫及各種人物的對白等,都以歷史事實為基礎,比較符合當時的歷史背景和身份,既客觀又準確,做到了源於歷史,又高於歷史,是一部站得腳的史詩性的作品。三是具有歷史的價值性。書稿中大量地穿插了當年親歷和目睹湘江戰役的當事人的回憶,從而以準確豐富甚至鮮為人知的史料為素材,一件件辨析出當時的歷史格局中的歷史事件之謎,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四是具有較強的可讀性。書稿的文字比較生動,並配了不少圖片,做到了圖文並茂,具有很強的可讀性。
總之,作為一部紀實文學作品,《喋血湘江》遵照“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紀實文學作品的寫作原則,把尊重歷史與文學創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有限的歷史空間裡創造了無限的精彩篇章,給人以強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這也許就是我之所以要接受為此書寫序的根本原因吧。
袁德金
2009年4月16日於北京西山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難以忘卻的歷史(1)
每一場革命都有它自身的傳奇……一九三四年中國革命的長征卻不是什麼象徵,而是考驗中國紅軍男女戰士的意志、勇氣和力量的人類偉大史詩……但是長征卻使毛澤東及其共產黨人贏得了中國……使中國朝著一個無人能夠預言的未來前進。
——索爾茲伯裡《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
選擇這一題材寫紀實文學,對我而言,本身就是一種挑戰。儘管自己是喝湘江水長大的,自小就聽到了許許多多的紅軍故事;也儘管自己平素對湘江之戰興趣甚濃,瀏覽過大量的相關資料,但要將這段塵封了大半個世紀的史實儘可能如實地捧給廣大讀者,其困難是顯而易見的。
這不僅因為它是七十五年前發生在桂北大地上的事情,對我們這一代人來說,已相距甚遠,且十分陌生;還因為七十五年的風雨侵蝕,物換星移,戰場遺址早已蕩然無存,簡直可以說無跡可尋;更因為它是紅軍內心永遠的傷痛,歷史的原因,所留存、流傳的資料少之又少,有的甚至無案可查,成為一個個難解的謎。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中央紅軍長征過桂北雖然只有短短的十九天,但足跡遍及桂北五縣,行軍路線複雜、戰事頻繁,特別是作戰部隊數量上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以至對中國革命的前途和命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一點歷史早已作證。但對於具體的事件,卻千頭萬緒,眾說紛紜。
二○○六年,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七十週年,桂林電視臺決定由我負責攝製四集文獻紀錄片《紅軍長征過桂北》,給了我一個了卻數年夙願的機會。
採訪工作伊始,我最初的想法就是全身心扎進去,拜訪專家諮詢,力所能及地蒐集有關資料,到桂北五縣實地勘察,跟地方黨史研究的同志請教,尋找親歷者和見證人,查閱各種檔案。隨著採訪工作的深入,脈絡逐漸清晰起來,那就是以湘江之戰為主線,圍繞敵我雙方的戰役佈局、戰役程序,以時間為縱,以事件為橫,縱橫交錯,將中央紅軍在桂北境內所發生的重大事件有機地串聯起來。
當然,這本書稿能夠順利地寫出來,最根本的一點,就是數萬紅軍將士的英魂、紅軍老前輩的殷切囑託和數十位見證者的期盼,深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