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也更為深沉。他是那種內斂的、沉潛的藝術的崇拜者,是真正的藝術的信徒,我喜歡這種求實的、堅進的同道,並以此而感到榮光。
今年我在《詩歌月刊》開了一個欄目:“北京重點高校詩歌群體展”,推薦了十一位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科院、北京體育大學等高校的校園詩人詩作發表,還寫了一篇題為《潛在的力量——關注高校詩歌寫作》的文予以肯定。建文就在這批詩人之中。他的詩歌短小精悍,富有穿透力,讀後讓人心靈震撼,我以為算是近兩年少有的詩歌精品。他在《詩刊》、《人民文學》、《星星詩刊》、《飛天》等處發表過不少類似的作品,也給人留下了不俗的印象。他與那些“第三代”和“七十年代”似乎都不是一路人,沒有“口語化”的痕跡,也不像所謂的“知識分子寫作”那麼空洞無物。建文是一位獨行俠,來來往往于都市喧譁的環境中卻保持著一顆清靈的心。從他的詩裡看得出來,他是充滿渴望的,渴望都市的溫馨,渴望生活的寧靜。要知道,對一位來自鄉村的尋夢者來說,在如此充滿慾望的場所,要保持自己的這種追求無疑是富於挑戰的,冒著風險的!《青春就像一陣風》中收集的一些校園浪漫情感故事和精緻的散文、散文詩,我陸陸續續地讀過,在《兒童文學》、《中國校園文學》、《創作》等處讀過,其中的《心靈獨語》、《愛的感悟》、《內心的陽光》、《純情的短笛》等散章式的篇什最能打動我的心,它們有泰戈爾哲理散文詩的深邃的美感,也有冰心“繁星體”小詩的魅力。從這些作品乾淨精煉的語言和明亮跳躍的意象裡,可以發現建文有著明朗的生活態度:
虹橋門戶網。
第56節:胡建文其人其文(5)
陽光像一本書,被春天開啟。
一個一個溫暖的句子,使所有渴望的目光次第發芽。
樹枝上的鳥,動情朗誦著陽光的詩篇,晴朗的聲音,像小溪流淌……
——《朗誦陽光》
建文的作品裡除了明朗堅實的生活態度外,還有細柔的性情的呼喚。如《夢中的地方》,身處都市的無奈和失落,讓人產生情感的共鳴:
那時候,繁華都市,是我夢中的地方。
因此,我拼命地揮槳揮槳。
如今,我生命的小船,劃到了那裡,夢中的地方,卻是當初急著要離開的故鄉,常常,擋也擋不住炊煙的呼喚。
還有《成長的心情》、《我的路,我的夢》等文章,都飽含著熱情和渴望,都流露著一位生活執著者的心性。特別是一種難得的強者的意識,讓每一位正在奮鬥的人都為之感動。從這些文章裡,不難看出,一位鄉村少年依靠自己的勤奮,就可以走出閉塞的地方,走向更為廣闊的世界,見證文明與智慧的成果,實現少年的夢幻和人和的理想。
總之,在《青春就像一陣風》中,建文用樸素而清新的筆墨傾訴著自己成長路上的每一次情感體驗,敘述著每一個階段的經歷。看得出來,他試圖用自己帶著自傳性質的文字來給讀者建構一個真、善、美的園地。我非常喜歡建文的這些文章,我覺得這些文章裡似乎還有我的奮鬥的經歷的和體驗。我認為建文的心路歷程是具有代表性的,儘管他的藝術追求是個性化的。我相信這些作品會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的。
原本想對建文的作品作一些細緻的藝術分析,由於時間和篇幅的關係,不便多寫。這也好,欣賞與解析的工作是讀者自己去做的事情,如果我在此嘮叨,恐怕也有越俎代庖之嫌。就此擱筆吧,我衷心祝福建文!
我為建文在奔跑中還保持一顆熱情的詩心而欣喜而鼓舞。
原載《青春就像一陣風》
撲面而來的清新的風
——評胡建文小說散文集《青春就像一陣風》
張亞亞(清華大學文學碩士)
無意中,忽然發現了這樣的一本書——《青春就像一陣風》,開啟讀讀,內容就像書名一一樣清新,讓我想起了我似乎已經久違的年輕時代:無人的教室、教室窗外的雨和雨後哭泣的少年。合上書,我輕輕撥出了一口氣,腦子裡映出了席幕蓉的這樣一首短詩:“在等待中/歲月順流而來/君臨一切/在開滿了野花的河岸上/總會有人繼續著我們的足跡/走我們沒走完的路/寫我們沒寫完的故事/甚至互相呼喚著的/依舊是我們彼此曾經呼喚過的名字”。
這是一本小說與散文的合集,作者大概是一位生於鄉間的青年,他的寫作題材並沒有超出青春期寫作通常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