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2 / 4)

己的脈案,然後由當值人員進行對比,跟考試一樣,要相同了才算可以,不相同要討論。

然後把脈案上呈主管,有時乾脆是皇帝自己看,皇上給批閱,摺子裡要寫上自己的名字“某某與某某請得皇上聖脈如何如何的”。

個別懂醫的皇帝還會給改改方子(當然也包括不懂裝懂的皇帝和自以為懂的皇帝),“朕看把香附去了,改加熟地吧”,這都哪跟哪兒啊,可這麼改完了御醫連個不字都不敢說,千萬不能說:“皇上,您給改錯了”——您還想混不想了?

然後熬藥熬成四份,後來改三份了,當值的太監要喝一份(苦啊,看來太監也不是那麼好當的),御醫自己咕咚再喝一份,這都是表示藥裡沒毒,然後皇上再喝剩下的一份。(您知道為什麼御醫開的方子都分量那麼小啊,我們私底下開玩笑議論過,怕出事兒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搞笑的原因可能是方子小了熬出的藥少點兒,御醫自己還能喝下去,方子要是大了,熬出一盆來,御醫自已要是總這麼喝就該掛了)

藥喝下去要是見了點效還可以,如果不見效就等著訓斥吧。

可是見效也不容易,因為在民間看病是一個醫生一直給你看好了為止,可御醫是當值制度,每兩人當一天的班,今天您開了方子,明天換人了,您知道他又要開什麼方子嗎?沒準兒思路就換了,所以這御醫是難當極了。

有位網友問為什麼太醫院那麼多高手治不好病啊,您想這療效能好嗎?

您再看看徐靈胎那種豪爽的性格,在這種條件下,他能堅持幾天啊,按我的想法半個月算是不錯的了,人家徐靈胎真是條好漢,硬是挺了五個月,在五月份的時候,終於熬不住了,跟乾隆皇帝打了報告:“萬歲爺,您自個兒混吧,我老邁年高就不陪您了,我先撤了!”

乾隆一看這也不好強留啊,於是就批准了。

徐靈胎終於回到了思念了半年的老家。

第一次進宮平安返回。

雖然沒有治好人家的病,但被皇上招呼過一次在當年也算是份長臉的事兒。

大文人袁枚

在日復一日的忙碌中,徐靈胎慢慢地老了。他選了吳山邊上的畫眉泉做了自己的最後立身之地。他在這裡蓋了房子,從此居住在這裡,一直到最後的日子。 。。

6;徐靈胎(22)

在他晚年的時光中,一位不速之客的到來,給他平靜的生活增添了幾分色彩。

此人就是大文人袁枚。

如果您對他不熟悉的話,您一定會熟悉一句話:“書非借不能讀也”,就是這位袁枚說的。

袁枚有一天突然覺得自己的左胳膊彎曲不能伸直了,找了別人看沒有效果,於是就想,到畫眉泉去找名醫徐靈胎吧,但是自己又不認識徐靈胎,怎麼辦呢?沒辦法,硬著頭皮乘小舟就冒昧地來了,先是讓人遞上了名片,沒想到的是徐靈胎一聽說是袁枚來了,還沒等袁枚怎麼著呢,自己就高興地把大門開啟,親自出來迎接,握著袁枚的手就給請進來了。

然後就把自己家裡正在下蛋的老母雞給殺了,做成了紅燜雞塊,然後兩人把酒暢談了一天,最後,臨別時徐靈胎將丸藥贈與袁枚。

那麼,為什麼徐靈胎會對袁枚如此的重視呢?他們的交往難道真的像某些人猜測的那樣是徐靈胎巴結名流嗎?

實際上,當時徐靈胎的名氣並不比袁枚小,從袁枚在出發之前的心情忐忑,擔心徐靈胎閉門不見自己,和他回家後朋友對他說的“你真幸運啊”這樣的話來看,則根本沒有巴結的可能,況且袁枚的年齡比徐靈胎小二十餘歲,當時應該是抱著去拜訪一位兄長的心理去的,所以這個論點是不成立的。

那麼,為什麼徐靈胎對袁枚如此重視呢?

因為,兩者的脾氣相投。

徐靈胎應該早就看過袁枚的詩文,袁枚其人生性閒適,在做官的時候,能夠為老百姓做實事,政聲很好,三十三歲父親去世,於是袁枚辭去官職,買地建了隨園伺奉母親,從此寄情山水,是個非常有品位的文人,他寫文章最討厭陳腐的套路,這一切無不與徐靈胎的品位相投。

最重要的是,袁枚其人有豪放之氣,對朋友那真是好,他的一個叫沈鳳司的朋友去世後,由於沒有後代,所以沒有人去墳前祭祀,袁枚就每年都去他的墳上祭墳,三十多年從不間斷,其對朋友的這份情誼,實在令人感動。

徐靈胎亦是性情中人,因此,聽說袁枚到來,自然是喜出望外,出門相迎了。

事實證明,徐靈胎並沒有看錯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