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1 / 2)

王家?”

這時王承恩來報外面的亂狀,崇禎帝叫他在前引路,自己易靴出了中南門,手提一杆三眼槍,偕王承恩等十數人往齊化門走來。

他的這支三眼手槍是從西方來的,中國最早發明了火藥,並且也是最早把火藥用於軍事,而火器兵器自14世紀經由阿位伯人傳入歐洲後,就變成了在16世紀初由葡萄牙人拿來的佛朗機(西式火器兵器)和西洋大炮。為了挽救國家危亡,崇禎帝用徐光啟從澳門召來葡萄牙炮師、炮匠大批地鑄造大炮及槍支,可是這如何能改變饑民起義、飢兵譁變、驛卒揭竿,與東北後金政權的咄咄逼人,加之財政困絀,天災迭起,危機四伏,江河日下,大明王朝終將走向衰落亡國的命運。

■ 繁華早已逐流水

崇禎帝與王承恩等十數人君臣已走到能見城門上那把大石鎖了,不提防守門的兵士趕來,挺著一杆長槍就往人叢中亂擲。四處逃生的百姓嚇得一聲喊,回身就跑,崇禎帝也只好回頭反奔,恰好又逢著闖兵進城,難民更是四散狂奔。難民的後面就是守城的敗兵,敗兵被闖兵追急了,狼奔豕躥般潮湧下來。結果崇禎帝被眾難民敗兵一擁,連跌了兩個跟斗,到七跌八磕地爬起身來時,衣襟已經被扯破,臉上抹滿泥土,手上也劃碎了,鮮血淋漓。

三十五歲的崇禎帝腳痠腿軟,頭昏目眩,想反正自己是抱定必死之念了,跑又何必呢,索性一盤膝就坐在了大街的石級上,一邊喘息,一邊還不住地用袍袖拭淚。正這時,難民中忽然搶過一個人來,撲通跪在地上,抱住崇禎的雙膝放聲痛哭。崇禎帝定睛一看,原來是剛才衝得失散了的王承恩,不覺嘆口氣道:“朕和你倒還有緣再見一面。”

王承恩收淚道:“賊兵前鋒已離此不遠,李將軍正率衛兵在那裡死戰,陛下請回宮去,免落賊人之手。”

■ 后妃遺恨

王承恩攙扶著崇禎帝一步一挨地仍回到南宮,因為崇禎帝實在不願回那有他的女兒、他的嬪妃們的呻吟和鮮血和掙扎的內宮。

王承恩攙扶崇禎帝到了萬歲山,在壽皇亭前的一塊大石上坐下。崇禎帝驀然想起了慈慶宮的懿安張皇后:“朕出宮時太倉促了,未曾通知張皇后,你可領朕諭旨,告訴她賊人進城,必然蹂躪宮眷,所以讓張娘娘趕緊自裁了吧,勿壞我皇祖爺體面!”王承恩領命,忙三腳兩步地下山去了。

熹宗皇帝的中宮張皇后在熹宗賓天后,退居慈慶宮,崇禎帝繼統後,封她為懿安張皇后。張皇后性情溫婉,且很持大體,嚴於禮節,舉止嚴正,不輕言笑,不獨當日熹宗在世時很是敬憚,就是肆行不法的客、魏也對她心存三分懼。但張皇后對上雖持禮嚴肅,待奴遇下卻極寬宏,些微小過,從不過於苛究,所以闔言的宮侍內監,也沒一個不敬服她的。

崇禎帝得承大統也是出於她的力量,所以懷宗對於張後,誼屬叔嫂,敬禮實無異於母后。每到朔望,崇禎帝后總是親經慈慶宮,朝謁張皇后。張皇后偶感小恙,崇禎帝就會遣嬪人問疾,日必數起。張皇后病癒後,便上疏謝恩。

明宮歷代后妃,謝恩用奏疏的,只有張皇后一人。因為張皇后退居慈慶宮,自謂身為寡鵠,終歲不肯輕易出宮門,所以謝恩才用奏疏相代。

當王承恩到了慈慶宮一宣諭,再經由慈慶宮的宮女傳諭進去。不多一會兒,宮女就淚盈盈地出來告訴他:“張娘娘已遵旨自盡了。”

■ 魂散萬歲山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十三章 明朝末世(15)

在萬歲山壽皇亭上的崇禎帝,聽喊殺聲金鼓聲連天,伴以慘哭痛啼不絕,默想城破國亡,君自當殉社稷。

恰此時四顧無人,壽皇亭旁一株梅樹,杈枝生得並不甚高,就解下身上的鸞帶,爬上亭邊的石柱上,把絲絛系在枝丫上。然後崇禎帝下山去,將胸前的衣襟反過來,齧碎了小指,血書數行於襟上:

朕德薄匪躬,上幹天咎,逆賊直逼京師,雖朕之不明所致,亦諸臣之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今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切勿傷百姓一人!

崇禎帝寫罷,把血書遺詔藏入衣襟,然後再上煤山,到了壽皇亭前,看著那株梅樹,無限愴然地嘆道:“這樹是朕親手所植,不想今日竟伴朕絕命!”

三十五歲的崇禎帝發現自己現在竟然已沒了淚,無淚的他無限愴然、無比慘然、無尚慷然地爬上石扶欄,把頭頸套進了絲絛,然後雙腳一蹬,身體早已離空,高高地懸在樹枝上了。

王承恩出了慈慶宮,正急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