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到嬪妃宮女,盡遭客氏毒手,連連含奇冤而斃命……
■ 神宗摔死宮女
神宗命馮保在六個月中把一座翠華園構造成功後,馮保就獲罪身死了,神宗卻把愛妃、選侍等都遷入翠華園中絲竹簫管,絃歌酒宴,晝繼以夜,再通宵而達旦。鄭貴妃又工吹笛,酒至半酣,就按著宮商悠悠揚揚地吹將起來。神宗聽得心曠神怡,直喝得酩酊大醉,差不多沒有一天不是如此。
酷暑的一天,神宗覺得玉樓和金屋中都太熱,就攜了鄭貴妃的素手共上位於翠華園的樓臺極頂之琴臺。這座園中最高的樓臺本名摘星樓,神宗因為討厭商代亡國之君也曾取了這麼個名,就改摘星樓之名為琴臺。這座琴臺的佈置也是銀屏玉欄四面臨風,神宗到了這裡,果然感覺暑氣全消、涼爽非常,於是就命設宴豪飲,眾宮侍則歌舞伴酒。
神宗正在興高采烈地暢飲,一個嬌小玲瓏、神宗平日很是憐愛的叫金蓮的選侍,因婆娑曼舞失足傾跌,指甲恰好劃在了鄭貴妃的粉臉上,立時就起了一條刺目的傷痕,鮮血也隨之紅豔豔地滴了出來。
神宗以為金蓮有意抓破鄭貴妃的玉容,他當即怒髮衝冠,醉醺醺地起身,一腳就把選侍金蓮踢得滿地亂滾,然後一把抓起嬌小的金蓮,就從琴臺上直摔到樓下的園中地上。嚇得那些宮人侍嬪一個個花容失色,索索發抖。神宗卻餘怒未息,又把酒杯玉盞等擲了一地;經鄭貴妃再三地婉勸,才含著怒扶了鄭貴妃,一顛一跛地回玉樓安寢。
第二天神宗起來,聽說選侍金蓮死了,很為詫異。鄭貴妃就把他昨夜酒後摔死金蓮的事約略說了一遍。神宗立時懊悔不迭:“可惜可惜那樣的一個美妙女子!朕怎會醉到這種地步,你在旁怎麼也不阻攔一下?”鄭貴妃笑道:“那時誰敢阻攔,怕也和金蓮一樣了。”
神宗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然後親自去瞧金蓮,只見她頭顱粉碎,腦漿迸裂,玉容已模糊得看不清楚了,再也找不見當日在他某些性致勃發時刻,承歡身下時的美妙可愛。神宗不禁長嘆一聲:“這是朕負你了!”不覺也流下幾點眼淚來,吩咐司儀局,從豐依照妃禮厚殮。
從此以後,神宗飲酒不敢過醉。每到興豪狂飲的時候,鄭貴妃就照他事先規定的那樣,把金蓮慘死的經過說一遍,這樣神宗就會悽然不樂立即釋杯停飲:“朕決不再讓宮中出現第二個慘死的金蓮了。”
第七章 萬曆年間事(2)
■ 梃擊案
皇太子朱常洛雖然居住在慈慶宮,但非奉召不得進見,因此父子二人,雖近在咫尺卻仍如天涯般隔絕,不必說大家也都知道這是誰人的背後功勞。
就在福王常洵就藩的木人事件後的幾個月,那一天,忽然一個短衣窄褲瘋瘋癲癲的莽漢,手持一根棗木棍,闖入慈慶宮門,逢人就打。一連打倒了好幾個宮監後,他大踏步闖到了殿簷下。
宮中呼喝聲、號救聲亂成一片,虧得內官韓本用有些武功,帶領眾護衛拼死力戰,才總算把他拿住,否則這位可憐的沒有靠山的太子就是不明不白地讓人打死了,也是枉然。
皇太子據實奏聞,於是他的皇帝父親命巡城御史劉廷元秉公訊鞫。要犯自供姓張名差,此外再說什麼都是顛三倒四,讓人根本無法追究。劉廷元卻巨眼識魔,早看出他語似瘋癲,貌實狡猾,於是再三誘供,他總是信口亂言,什麼吃齋,什麼討封。
這時的明廷中,葉向高早已很聰明地自行告退了,方從哲、吳道南作為新閣臣,因為資望尚輕,不敢多做格外主張,於是與刑部商議,打算依宮殿前射箭放彈投石傷人律,給這個張差一個立斬刑。
結果草奏還沒上,提牢主事王之寀就用私下給張差送酒菜等親近手段,讓張差對他去了提防,說了實話。原來果然是一個不知姓名的太監找到張差,讓他闖宮行兇,事成後給他良田數百畝。當然這個外表瘋瘋癲癲的莽漢能得以入宮也是這位公公的功勞,甚至他手持的那根棗木棍也是這位公公給的。
再稍稍往下一查,果然又是那個鄭貴妃在背後的謀劃。這次由張差供出,任憑鄭貴妃再能言善辯也洗不淨了,加上先前的木人巫盅一案,神宗再也禁不住滿腔的怒火,當即搶步到了鄭貴妃宮中。
鄭貴妃在迎駕時就見皇帝怒容滿面,心裡有鬼就怕半夜叫門的她立刻就忐忑不安了,到神宗猛然從袖中抽出一本奏疏,擲與鄭貴妃的時候,她就知道大事不妙。果然不瞧猶可,只瞧了數行,鄭貴妃就嚇得玉容慘淡,珠淚雙垂,忙向駕前跪下,對泣對訴地苦苦哀求。此時鄭貴妃明白只有這個女人對付男人的辦法才能有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