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頭的導火索就是申明珠不肯把家裡的別墅寫上她的名字——那其實都不能算是個別墅,只是個稍稍寬敞一點的複式結構的房子而已,只能說是個HOUSE而已,絕對算不上VILLA的水準;田田去看過那個房子,在她看來那甚至還沒有達到躍層的高度,不過採光和戶型設計都算很好的,地段也好,價格才會漲得那麼快。
可是那又怎麼樣呢,就是因為這樣的房子,或者因為更多根本比不上這個的房子,還是有那麼多人選擇了各奔東西或者同床異夢。跟他們相比,她無疑還是幸運的,她想,還好,我和毛頭是相愛的,我們也不用為了房子產生分歧。然而僅僅有愛就夠了麼?
“你呢,現在怎麼樣?”室友閒閒地問了一句,“工作很忙?”
“你就想吧,”田田苦笑,“記得咱們上學時候那段順口溜了吧?一模一樣……哦不,比那還慘!”
他們上學的時候就聽說了不知哪一代的學長學姐們流傳下來的一段話:早起的是學建築和收破爛的;晚睡的是學建築和按摩院的;不能按時吃飯的是學建築和要飯的;擔驚受怕的是學建築和犯案的;加班不補休的是學建築和擺地攤的;說話不能錯的是學建築和主持節目的;事故發生後必須馬上到的是學建築和開救護車的;加入了就很難退出的是學建築和黑社會的。
室友大笑:“NO KIDDING~!”她畢業之後去了一家建築公司,沒做多久之後就傳來訂婚的訊息,聯姻的物件是家裡早就安排好的,只等著他們畢業就談婚論嫁。家裡還為她安排了各項家庭技能培訓,田田戲稱為婦德養成計劃。其實真的差不多,室友從十指不沾陽春水的程度學起,硬是熬成了如今無所不能的境界。有時候地位和層次越高的家庭,就越是刻板嚴格,比如曼哈頓上東區出來的孩子,不僅衣著不凡,腦袋也是個頂個的出色,這基本是從小形成的自然而然的模式,多半不是靠學校的教育。
田田看了不無羨慕:“要是有個人願意養著我,好吃好喝伺候著,做自己想做的事,沒有沒完沒了的documents也沒有人逼著你要design,就算是做家務,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