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2 / 4)

家心知肚明,所以忽悠必須從外地著手,什麼宣府兵、蒙古兵等等,你說多少就多少,在這點上,袁崇煥幹得相當好,因為皇太極信了。

五月十七日,他更改了部署。

三分之一的後金軍撤除包圍,在外城駐防,因為據“可靠情報”,來自全國四面八方(蒙古、宣府等)的援軍,過幾天就到。

六萬人都沒戲,剩下這四萬就可以休息了,在明軍的大炮面前,後金軍除了屍體,沒有任何收穫。

第二天,皇太極再次停止了進攻。

他又寫了封信,用箭射入錦州,再次勸降。

對於他的這一舉動,我也無語,明知不可能的事,還要幾次三番去做,且樂此不疲,到底什麼心態,實在難以理解。

估計城內的趙率教也被他搞煩了,原本還出來罵幾嗓子,現在也不動彈了,連忽悠都懶得忽悠他。

五月十九日,皇太極確信,自己上當了。

很明顯,除了三天前和莽古爾泰交戰的那撥人外,再也沒有任何援兵。

但問題是,錦州還是攻不下來,即使皇太極寫信寫到手軟,射箭射到眼花,還是攻不下來。

這樣的失敗是不能被接受的,所以皇太極決定,改變計劃,攻擊第二目標。

但在此之前,他打算再試一次。

五月二十日,後金軍發動了最後的猛攻。

在這幾天裡,日程是大致相同的,進攻,大炮,點火,轟隆,死人,撤走,抬屍體,火化,再進攻,再大炮,再點火,再轟隆,再死人,以此類推。

五月二十五日,皇太極再也無法忍受,使出最後的殺手鐧——撤退。

但他的撤退相當有特點,因為他撤退的方向,不是向後,而是向前。

他決定越過錦州,前往寧遠,因為寧遠,就是他的第二攻擊目標。

經過審慎的思考,皇太極正確地認識到,自己面對的,是一條嚴密的防線,錦州不過是這條防線上的一點。

所有的防線,都有核心,要徹底攻破它,必須找到這個核心——寧遠。

只要攻破寧遠,就能徹底切斷錦州與關內的聯絡,明軍將永遠地失去遼東

皇太極決定孤注一擲,派遣少量兵力監視錦州,率大隊人馬直撲寧遠,他堅信,自己將在那裡迎來輝煌的勝利。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二章 寧遠,決戰(1)

五月二十八日,皇太極抵達寧遠。

一年前,他的父親在這裡倒下,現在,他將在這裡再次站立起來——反正他自己是這麼想的。

當他靠近寧遠城的時候,卻看見了一幕奇特的場景。

按照慣例,進攻是這樣開始的,明軍守在城頭,架設大炮,後金軍架好營帳,準備雲梯、弓箭,然後開始攻城。

但這一次,他看到的,是整齊的明軍——站在城外

總兵孫祖壽率軍,駐守西門,滿桂、祖大壽率軍,駐守西門,其餘兵力駐守南、北方向。寧遠守軍共三萬五千餘人,位列城外,準備迎戰。

現在的袁崇煥,是一個很有自信的人,他相信,憑藉自己的實力,可以擊敗縱橫天下的後金騎兵,不用龜縮城內,不用固守城池,擊敗他們,就在他們的面前,用他們自己的方式!

皇太極的神經被徹底搞亂了,這個陣勢已經超越了他的理解能力,於是他下達命令,暫停進攻,等等看看先。

看了半天,他明白了——這是挑釁,隨即發出了怒吼:

“當年皇考太祖(努爾哈赤)攻擊寧遠,沒有攻克,今天我打錦州,又沒攻克,現在敵人在外佈陣,如果還不能勝,我國威何存?!”

皇太極認為,不打太沒面子,必須且一定要打,但有人認為,不能打。

所謂有人,是指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換句話說,四大貝勒裡,三個都不同意。

雖說皇太極是拍板的,但畢竟是少數派,雙方陷入僵持。

於是皇太極說,你們都回去吧,我再考慮考慮。

三個人撤了,然而沒過多久,他們就聽見了進攻的號角。

對這三位大哥級人物,皇太極還是給面子的:至少把他們忽悠走了再動手。

一向只敢躲在城裡打炮的明軍,竟然站出來單幹,實在太囂張了,他再也無法遏制自己的憤怒,率全軍發動了總攻。

很多時候,憤怒者往往是弱者。

三位貝勒毫無提防,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