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整肅隊伍派出騎兵,擊鼓、鳴號,吶喊示威,可就是不打。
非但不打,他還把大營設在離城五里外的地方。五里,是明軍大炮的最遠射程。
就這樣,白天派人去城邊吼,晚上躲在營帳發抖,一連五天,天天如此。
*,皇太極決定,發動進攻。
進攻的重點是錦州南城,後金軍動用大量雲梯,冒死攻城。
接下來的事情我不大想講了,因為皇太極是個很煩人的傢伙,啥新意都沒有,攻城的程式,從他爹開始,一直到他,這麼多年,都沒什麼長進,後金軍一批批上,一批批死,又一批批火化,毫無進展。
趙率教這邊也差不多,他雖然進攻不大行,打防守還是不成問題的,守著城池,用大炮,看準人多的地方就轟,按照程式操作,十分輕鬆。
而且趁著後金軍撤走的這幾天,趙率教還在城邊修了幾條壕溝,以保證後金軍在進攻時,能在這裡停上一會,為大炮提供固定的打擊地點。
戰鬥繼續著,確切地說,不是戰鬥,而是屠殺。
後金軍根本沒法靠近城牆,每到溝邊,就有定點爆破,不是被轟上天,就是被打下溝,屍橫遍野。不過客觀地講,趙率教挖這幾條溝也方便了後金軍,人打死就直接進了溝,管殺,也管埋。
就這樣,高效率的定點爆破進行了半日,後金軍傷亡極大,按趙率教的報告,打死不下三千,打傷不計其數。
明軍的傷亡人數不明,但很有可能是零,因為在整個戰鬥中,後金軍最遠才到壕溝(包括溝裡),以弓箭的射程,要打死城頭明軍,似乎可能性不大。
打仗也是要計算成本的,這次戰役,皇太極帶上了全部家當,而他的全部家當,也就七萬多人,按一天損失三千人的打法,他還能打二十多天。
這生意不能再做了。
六月五日,皇太極撤軍,算是徹底撤了。
第二天,他率軍路過大淩河城,此處空無一人,於是皇太極下令——拆了。
洩憤需要,可以理解。
戰役至此結束,五月十一日至六月五日,在長達二十餘天中,後金與大明在錦州、寧遠一線展開大戰,最終以後金慘敗告終,史稱“寧錦大捷”。
在這場戰役中,後金軍傷亡極大,據保守估計,應該在一萬人左右,多名牛錄戰死,退回瀋陽。
該結果充分說明,明朝只要自己不搗騰自己,後金是沒戲的。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二章 寧遠,決戰(4)
六月六日,就在皇太極撤退的第二天,袁崇煥向朝廷報捷:
“十年來盡天下之兵,未嘗敢於奴戰,合馬交鋒,今始一刀一槍拼命,不知有夷之兇狠剽悍……諸軍憤恨此賊,一戰挫之。”
天啟皇帝回應:
“十年之積弱,今日一旦挫其狂峰!”
皇帝很高興,大臣很高興,整個朝廷,包括魏忠賢在內,都很高興。
現在是天啟七年(1627)六月,很明顯,形勢還是一片大好。
天啟七年(1627)七月初一,兵部侍郎、遼東巡撫袁崇煥提出,身體有病,辭職。
一般說來,辭職的原因只有一個:如果不辭職,會遇到比辭職更倒黴的事。
袁崇煥的情況更復雜一點,首先是有人告他,且告得比較狠。
寧錦大捷後幾天,御史李應薦上書,彈劾袁崇煥,說他在戰役中,不援助錦州,是作戰不積極的表現,還用了個專用名詞——“暮氣”。
“暮氣”大致就是晚上的氣,跟沒氣也差不了多少,用這個詞損人,足見中華文化之博大精深。
如果你覺得這個彈劾太扯淡,那說明你還沒見過世面,明代的言官,從沒有想不到,也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想做,啥理由都能找,啥人物都敢碰,相比以往的張居正、李如松等等,這只是小兒科。
此外,不服氣應該也是他辭職的原因之一。
寧錦大戰後,論功行賞,最大的功勞自然是魏忠賢,頭功,其次是監軍太監,再其次是太監(什麼都沒幹的),再再其次是閹黨大臣,如顧秉謙、崔呈秀等等等等。再再再其次,是魏忠賢的從孫(時年四歲,學齡前兒童),封侯爵。
袁崇煥的獎勵是:升一級,賞銀三十兩。
如果是個老實人,也就罷了,袁崇煥的性格,要讓他服氣,那是個夢想。
而最重要,也最關鍵的原因在於,再幹下去,就沒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