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成天希望大家都喜歡,娘喜歡,你大娘就會不喜歡。你也要有自己的主意。”何湘捷提醒倪重陽。
“知道了娘。”
端午睡下的時候,才聽到徐春玲和倪鵬回來的聲音,徐春玲是個大嗓門,把她給吵醒了。
倪重陽也才睡下,連忙披了衣服就去迎接。去了好久,端午等著,等著,頭一歪,睡著了。
醒來的時候,雞叫了三聲。
端午見倪重陽還睡得沉,就小心地越過他,穿戴齊整,到院子裡去把水換了,燒好火,把水放進去燒,再放米粥和肉末,然後開始掃地,擦桌子。
忙上忙下,天就亮了。
倪鵬先走出來,見了端午,眼神躲閃,端午叫了聲:“爹。”
“起的忒早?”
“嗯,飯做好了。”
然後是何湘捷起床。
倪重陽和倪越都起床後,徐春玲才慢吞吞地從床上爬起來。
端午給每人在桌上都留了筷子,徐春玲看到了,把筷子丟回去,自己又洗了一雙,不但如此,她還把端午給倪鵬準備的筷子也丟了,重新洗了一雙給她。
這分明是在說她碰了的筷子髒!這頭一天就給她臉色看!
端午忍住氣,坐下來慢慢地吃了,吃的時候大家都沒說話,只有徐春玲一直在唸叨說做的飯不好吃什麼的。
吃完了,徐春玲拿了個錢袋就拉著倪鵬走了。倪越則去鎮上學堂。端午把倪重陽拉到一邊來,“昨天是怎麼回事,你倒是問問你大娘啊。為啥要算計我們。”
倪重陽說:“昨晚他們回家時我問了,大娘說舅舅得了病,她只能和爹去看望。她還說,今天也要去。”
“哼,她這麼說你就信了?”端午冷笑,分明是騙三歲小孩吧。
倪重陽為難地說:“舅父是體弱多病,也許是真的。這事就算了吧端午,橫豎我今天和你一起去見祖母。”
端午問:“有多遠路?我去換身衣服吧?”
“祖母她已經搬到茅竹村了。也不遠。”倪重陽說著。看廚房裡碗筷還沒人洗,就自己過去洗了。
端午見倪重陽已經在洗了,就自己去換衣服了。
何湘捷來問端午要不要她一起去,端午心想何湘捷是姨娘。去了只怕祖母更加說看不起她。竟然讓姨娘來拜見她。便婉拒了。何湘捷便自去燒餅店。
二人提了一盒茶餅來到茅竹村。倪家太婆就住這裡。
院子雖然隱藏在竹林裡,可卻很大,有三個倪重陽院子那麼大。幾個僕婦做飯的做飯,灑掃的灑掃,還叫僕婦呢,條件很好嘛。
倪重陽和端午被僕婦引進門,在大堂裡等著。
昨天沒來,昨天倪重陽的兩個姑母都在,倪太婆很生氣,對姑母說了很多不滿意新媳婦的話:“以為重陽左挑右挑,是個能幹利索的,誰知卻是個不知禮的。這人不懂禮儀,就好像牛不會耕地,別的再好,又有何用呢?”
今天端午來的早了,倪太婆家裡,還沒有客人,聽說端午來了,冷著臉來大堂。
往太師椅上一坐。
端午跪下敬茶:“孫媳婦給太奶奶敬茶,祝太奶奶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倪太婆看了一眼僕婦,僕婦遞給端午一個紅包,“端午姑娘,這是賞給你的。”
她用了個“賞”字,足足給端午颳了一個耳光,端午沒生氣,起身道了謝。昨天她沒來,倪太婆今天是給她一下馬威呢。
端午若是生氣了更不利,還不如賣乖扮巧呢。
倪太婆然後象徵性地問了端午和倪重陽新婚的事,端午該說的說,不該說的不說,不卑不亢,對答如流,倪太婆心想:“倒是個爽利人,性子也好,若是換了徐春玲這樣的,指不定早跳起來了。”
倪太婆中午叫來她的大女兒,也就是倪重陽的大姑姑一起吃飯,端午也是禮貌得體,不管大姑姑說她什麼,都一味地微笑,還親自幫長輩舀湯,倪太婆對端午的印象越發好起來了。
事後,倪太婆叫來倪重陽,問昨天為何不來。倪重陽老實地說,昨天徐春玲不在,所以不敢單獨來。
倪太婆眼睛閃了閃,看來是徐春玲搞的鬼。
倪太婆本就不喜歡徐春玲,所以對徐春玲生下的兒子倪越也一併不喜歡,三個孫子還是最疼倪重陽的。所以昨天倪重陽沒有來,倪太婆心裡是很不舒服的。
今天聽了解釋,便也知道原因不是出在端午身上,這時,大姑姑走進來說:“這個新孫媳婦,也是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