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也不好說什麼,“嬸嬸,家裡真有事,如今蠶寶寶多了,娘太忙了,是一刻都離不開我。”
“你這閨女,說的話真有意思,你娘離不開你,可你遲早也是要嫁出去的不是?”倪夫人很是不滿,眼底閃過的輕蔑,楊端午都看到了。
其實倪夫人一直都是不喜歡楊端午的,這點和徐春玲一樣,心底瞧不起外來女孩子。可因為家裡的男人喜歡,所以便也忍了。
楊端午不和她一般見識,笑笑走開了。倪夫人進屋的時候,白了她夫君一眼,“那個楊端午,傲氣得很,我怎麼拉都不願意過來吃飯。都是你挑的好侄媳婦,看往後進了門,你如何收場。”
倪里正正色小聲說:“縣太爺在,不要講這話。橫豎也是我們不對。為了自己的這點好處,巴結縣太爺。”
“這點好處?哪個當官的不為自己著想啊。如今也沒讓你貪汙,也沒讓你做壞事,不過就是希望你請縣太爺吃一頓飯,讓他以後在知府大人面前,多為你美言幾句,這個難道有錯啊?”倪夫人很生氣。
“知道了知道了。這不按照你的意思來了嗎。”倪里正不希望讓縣太爺聽到這些話,便壓低了聲音,笑著討好他夫人。
楊端午回家後,謝靈問:“端午。天要下雨了。你倪叔叔家曬的紅薯幹怕會被淋溼了,你咋沒通知他們呢?”
楊端午冷笑了一聲,從鍋裡拿了塊餅,邊吃邊說:“倪里正叔叔巴結縣太爺還來不及呢。哪裡有空管什麼紅薯幹。”
“你這話是什麼意思?”謝靈不喜歡楊端午提到倪里正的時候。是陰陽怪氣的語調。
倪里正是謝靈家的大恩人。謝靈對於倪里正是很尊敬的。
“如今馬大正在村裡的勢力,幾乎是沒有了,村裡是倪里正最大的了。這權力一集中,也不好,倪里正只怕是為了自己官運亨通,開始巴結縣太爺了。”楊端午感慨道,“可惜啊,可惜。”
“不要胡說,倪里正不過是請縣太爺吃了一頓飯而已,里正和縣太爺吃飯也是正常的,誰說一定要是仇人。端午,你什麼都好,就是有點想法太主觀了。”謝靈反駁道。
“我也希望是誤會就好。”楊端午進廚房去了。
吃了中飯,二丫回來了,說是今天李延要過來。
看二丫臉紅紅的樣子,就知道李延過來是談什麼。“姐姐你答應了?”楊端午很高興。
楊二丫和李延明裡交往了一年左右,李延越來越喜歡楊二丫,大家都在擔心楊二丫在猶豫什麼,前幾天才問出來,原來是為了李延的五歲女兒,李則。
李延曾有一妻,可是在生李則的時候,雪崩而死。李延和前妻只有一年的夫妻感情,雖然他很想念,可談不上是很愛,但是女兒李則,他是愛的。
李延願意把他全部的愛,分成兩半給李則和楊二丫,這點楊二丫可以接受,可是李則對於這個後媽,卻是不喜歡的。
楊二丫很怕她嫁過去後,李則會把她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她如今衣食雖稱不上無憂,可也能自足,並不想因為嫁錯人而委屈了自己。
可是李延請楊二丫和謝靈來做客,帶李則來見她們。
也許是事先李延和她提起過,李則雖然只有五歲,可目光冷淡滄桑,臉上蒼白,沒一點笑容。她對著楊二丫拜了拜,抬頭,目光漠然如雪。
楊二丫感覺面前的這個女孩,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具屍體。
心頭,徒然生出憐惜之意。
楊二丫很想用她的溫暖和愛,喚醒這個孤女沉寂的心。
打過這個照面之後,楊二丫和楊端午提及,楊端午笑話楊二丫自作多情,“李則才不會領你的情呢。在她的心裡,你是奪走了她父親的愛的一個人。”
可是楊二丫不這麼想。“不,我可以感化她的。她還這麼小,一切都來得及改變。”
至少李則並不仇視她,她對自己說。
因為見了這次面,楊二丫反而接受了李延的求婚。
這讓楊端午很費解,可是謝靈卻覺得很正常。
“二丫這閨女,內心不安份。過去,她喜歡折騰,好端端的一定要嫁給吳志平,其實吳志平有什麼,不就是會甜言蜜語嗎?家境又不好,人品又差,長的也不好,還不學無術。二丫不傻,怎麼會不知道。可是我越是反對,她越是覺得是真愛,什麼都不顧就這樣被他給騙了。經一事,長一智,現在二丫是比過去安分多了,也懂事多了。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她本來要挑個富有一點的好男人照顧她的,可是當她看到他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