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娘就沒剩下了呢。”
楊宗閏連連點頭:“妹妹說的是。”當下,謝靈也輕鬆了大半。天蠶可不好養啊,如今被賣了,只留下桑蠶,謝靈每日只要注意除砂加葉,通風防溼就可以了。倒是她的拿手的。
到了三月,陽春溫暖,早有村民送了一籃子雞蛋和兩套絲絹給謝靈,鄰里們隨份子,謝靈也不能不回。於是,買了幾代的原砂糖,送到店裡搗碎了,用袋裝好,給村民們每戶都回送一包砂糖。
張大嬸接了,笑道:“端午閨女要成親了吧。我看倪家人也忙碌起來了,大老遠可以看到他們在搬桌子——五十多張又大又圓的桌子,表面都染了紅的,遠看倒好象紅木的樣子。”
謝靈漫不經心地應了一聲:“哦,只有五十多張啊。倪家的親戚也算少的。”
張大嬸說:“別心氣這麼高,五十多張,一張可以坐十個人,算起來也有五百個人了,這還不多啊。整個村也就這麼多人唄。”
謝靈笑了笑,眼睛看著剩下的砂糖,思量著接下來要送到哪家去。
張大嬸說:“我可喜歡端午閨女了,不如,我來給她做絞婆吧。”
絞婆,就是新嫁娘成親那天,有人在臉上把毫毛給絞去,“開光”的婆子。
“我做過好幾次,很熟練。”張大嬸是自賣自誇。
謝靈也知道這絞婆還是熟人做的好,心疼孩子的不會下手太重,便笑道:“那這紅包我得先給你。”
“這麼急做什麼。我只是誠心為端午好,被你說著好像是巴巴為這紅包一樣。”張大嬸是快人快嘴的。
倪重陽這幾日也沒閒著,和他老爹買著買那的,添置新房需要的物件。
徐春玲再怎麼不歡喜端午,都這個節骨眼上了,她也不吵鬧了,時不時地對新屋子提點意見,當然,她純粹是想告訴大家,她也盡心操辦過,也要算她一份功勞。(未完待續。)
117 媳婦茶
正:
掌燈時分,倪鵬和徐春玲都還沒回來,端午給薄荷澆水畢,到廚房裡做晚飯。這時,何湘捷回來了。
“娘,大娘和爹去哪兒了?早上見過後,就沒看到了。還有叔父嬸母,我去邀請他們來一起吃晚餐,可是他們屋裡卻是空空的,去哪裡了呢?”倪重陽挑著兩桶水在院子裡放下,在往水缸裡倒水的時候,問何湘捷。
何湘捷嘆了口氣,說:“具體發生了什麼,我也不知道呢。我這一天都在燒餅店忙活。不過我倒是看到,昨晚,姐姐把你爹拉到叔叔家,在商量著什麼事,估摸著很晚才回來。誰知今天你們就說覷不到他們了。誰知道呢。”
“對啊,誰知道呢。早上我媳婦給大娘敬茶的時候,大娘連個小紅包都沒給。還好我媳婦好說話。今天本來要去大婆家敬茶的,可大娘不在,我們做晚輩的不好獨自去見。只好先擱下了。”倪重陽然後倒了一盆子水給何湘捷洗臉。
楊端午在廚房裡,對倪重陽母子的話是聽的清清楚楚的,切菜的手不由地慢了下來。
“啥?你剛才說啥?”何湘捷大驚,“你說你還沒去拜見過婆婆?”
倪重陽說:“大娘不在,我們也不能單獨去啊。”
“你這孩子,真沒禮貌的。你這不去,就是對你祖母大不敬啊。就算你明天補上,你祖母也必然對你有成見了。就算你大娘不在,你也應該自己去啊。”何湘捷跌坐下。長嘆息,“你大娘一早起來就叫醒我,說今天生意一定很好,讓我馬上去燒餅店,還說她會帶你們去見婆婆的。於是我也不著急,我若是知道她壓根就沒帶你過去,我指不定就來催促你了。”
倪重陽愣在了那裡:“有那麼嚴重嗎?”
何湘捷點點頭:“你多年苦讀,埋頭於醫藥,對習俗並不通透,娘可以理解。可是你祖母不會這麼想。難怪你叔嬸今天都去你祖母家吃飯。你祖母卻沒叫你們。原因竟是在這裡了。”
“大娘為何要搞這麼一出呢?”倪重陽難以置信地說。
“我先前就告訴過你,雖然你大娘養育了你,可她對你是沒有感情的,倪越才是她親生兒子。她的心自然是偏向你弟弟的了。可你不信。還巴巴地念著養恩。你卻不知,你祖母還有很多田地沒分給你爹呢,你祖母當時也說了。兒子兩個都有祖宅和一些田產了,剩下的,她若是百年之後,她是要分給孫子的。她如今就三個孫子,你堂弟,你弟弟,還有就是你。論起來,也只有你是庶子,所以娘才同意讓你歸到你大娘名下,讓你成為嫡子。可橫豎,你大娘總是希望倪越多分點的。”何湘捷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