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倪里正氣呼呼的離開了,李延這才走進報恩亭。
倪重陽嘆氣說:“既然如此,我還是走吧。”(未完待續。)
185 結髮(感謝“良善恩賜”)(第一更)
距離村口不遠的一處小山丘下,佇立著一座報恩亭。倪重陽帶著雙親經過報恩亭的時候,忽然想到了什麼,停下了馬車。
報恩亭雖然不大,卻很顯眼,也是村民臨時避雨的好去處。
亭子的設計,採用了攢尖頂。四條稜骨伸向四個方向,長度超出亭子的基地並彎彎上翹,把亭子完全的包含在裡面。
亭子的四根柱子選用了上等的木材,雖然長年被風雨侵蝕,卻依舊堅固如新。
圍繞著柱子的,是一圈坐凳欄杆,由耐風霜的榆木而成,光滑平直,常常被孩子們拿來當床睡。
抬頭往上看,亭子上掛著一塊匾額,雖然模糊,但還是可以辨認出“報恩亭”三個字。
石碑上報恩亭的故事,依舊清晰,倪重陽雙手撫摸石碑上的字。
當年的那個孩子狀元及第,想回來報答他的雙親時,雙親卻都已經病故,他的報恩再也沒有這個機會,於是,才鑄造報恩亭,以此警醒世人,報恩要及時。
父母會年邁,恩人會遇不測,所以,不能等什麼都辦好了再去報恩,不然,悔之晚矣。
倪重陽回頭看看自己的父母親,眼淚流下,喃喃說:“爹,娘,你們放心,以後,我必會護得你們周全。”
端午把借來的書籍都翻閱完畢了。她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因此書籍的內容都被她記載在腦海裡了。她還開始默寫出來,希望能讓倪重陽的醫術得到點幫助。
倪重陽回來了。
因為怕走漏風聲,他沒有帶他父母去回春堂,而是直接來找知府大人。
端午看到何湘捷不能說話了,很難過,倪重陽說:“端午,你先和我父母說一會兒話,我要進去找知府大人,有話說。”
楊端午點點頭。
“二丫,現在家裡你是最大的孩子,快去把謝外婆和你舅父一家請出來吃晚飯。”謝靈和端午把菜餚都端上桌,叮囑二丫道。
美丫抱著阿圓走出來,“小侄子也要和我們一起吃哩。”
美丫自己都還是小孩,抱將近一週歲的阿圓抱不穩,端午急忙接了過去。
“姨姨,姨姨。”阿圓把手伸到嘴裡吮,黑溜溜的眼睛看著端午,就笑了起來。
“娘,今天讓阿圓和我們一起吃吧。”端午決定。
謝靈為難了:“之前阿圓都是藏著的,免得二丫名聲不好。”
“紙是包不住火的,自從姐姐擺了麵攤後,村裡哪個不知道阿圓的事?再說了,謝外婆都過來吃飯了,阿圓卻不可以吃,娘莫看小孩子不懂事,其實他都是能感覺得到的。”端午搖了搖阿圓的手,阿圓嘟囔:“亂婆,亂婆。”
“傻孩子,外婆在。”謝靈在阿圓臉上親了親,“也好,反正都住一起了,知道是遲早的事。”
謝太婆一家出來時,孩子們齊齊叫道:“外婆好,舅父好,舅媽好。”
謝太婆被突如其來的歡迎給愣住了,看著一桌豐盛的飯菜,想想過去對謝靈的嫌棄和利用,眼角一時竟有點溼潤了。
黃添兒扶著謝太婆坐下來,不屑地說:“娘,這一定又是她的詭計。”
“你閉嘴。”謝太婆喝了句,“你瞧瞧一桌的好菜,你若是有這樣的廚藝,敢情運兒也不會嫌棄你了。”
謝運坐下來就拿筷子,夾了口回鍋肉,放進嘴裡,“這味道真不錯,添兒,你早應該像靈兒妹子學習廚藝了。就你做的菜,唉。”
端午冷冷得看著他們一家子,這誰都還沒動筷子,謝運自己就先吃起來,還真是她的好舅父啊。
“娘,哥哥嫂嫂,你們喜歡就好了。喲,那個是小桂花吧。”謝靈熱情地招待他們,對他們的無禮毫不介意。
小桂花是謝運的女兒,剛剛滿月,被黃添兒抱著,謝太婆說:“添兒,把桂花給靈兒抱抱。”
黃添兒雖不情願,可她是絕對聽從婆婆的。
謝靈抱著桂花,“瞧這小臉兒,多嫩啊,長大了必是個美人。”
看到桂花會讓端午不相信基因遺傳學,瞧黃添兒長得這熊樣,怎麼生下桂花就這麼好看呢。
“這是阿圓吧。”謝太婆注意到二丫手上抱著的孩子。
二丫把阿圓報給謝太婆,“正是。還不到週歲呢,卻是會叫姨姨,會叫外婆,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