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決策層先期採取輪換制度。華東集團在選決策層的時候擁有決定權,華東集團不介入管理,但也要看成績,同樣也只看成績,效率高,成績好就不換,成績不好那肯定要換。
帝國零售公司將在全國各城市開設超市,超市比商場更加貼近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
這些超市在效率上比個人零售商店高出十倍不止,也就是說可以讓更多的人口投入到建設當中去,最大限度的挖掘個人勞動力價值。
同時帝國對於帝國零售公司的政策更加優惠。
總的來說,這種行為也就是進一步的提高壟斷程度,壟斷很多時候並非是完全不好的,起碼在提高生產力方面,壟斷的模式擁有絕對的優勢。因為在不受政策限制的情況下,要想取得壟斷地位,必須建立在更高的生產力水平和組織效率之上。
由於是國家資本壟斷,因此這種壟斷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同時也提高了整體的生產效率。
中華帝國的這種國家壟斷模式不是一般國家能學的,因為難度太大。這不是一種以政策限制來進行壟斷的模式,而是以一種允許民間資本進入的壟斷模式,要想取得壟斷首先就得靠市場競爭手段,把競爭對手幹掉。所以其他國家是學不來的,也只有中華帝國擁有這樣的實力。
同時在經濟蕭條之時,大量的工廠破產,因此中華帝國手上掌控著大量的商業資源,華東集團用這些資源,聯合中盛集團與華盛集團,進行了一系列的產業深度整合,在輕工業、、銷售、服務業等領域都形成了一批壟斷企業。
中華帝國基本上是邊恢復邊整合,相比之下,美國銀行資本家們整合的時間更為寬裕得多,因此比中華帝國更早將手上的產業整合完畢。
在加強壟斷的同時,中華帝國又出臺了許多扶持創業的政策,同時還有許多創業基金的存在。
因為創業基金的存在,創業者一旦成功了,那麼馬上就賺了。
創業能夠成功,在資本已經很強大的情況下,必須靠創意以及更高的組織效率,如果能夠創業成功,那就是不錯的企業。
而這些企業誕生之後,證明了有足夠的價值,銀行就會出錢向創業者收購,甚至可以砸出大把的錢,以繼續維持壟斷。
這就是資本雄厚的好處。
同時這些壟斷集團,在政策上又有一定的優惠,更是加強了競爭實力。
中華帝國這種模式就是將那些富裕得不想工作的群體砍掉,同時團結一部分民族資本商人,從而使整個國家大部分人都去工作。
等於是團結一部分高產階級,以進攻高產階級陣地,以保留部分高產階級的方式,來攫取高產階級的利益。
那些服務於政府的民族資本商人,等於是朝廷鷹犬。
在加強資本壟斷之後,整體的勞動生產力提升了,同時政府又更多的錢投入建設,也能夠調動更多的勞動力投入瘋狂的軍備建設。
……
1937年底,中華帝國海軍開始正式整編,隱藏於南洋共和國海域的近二十艘航母正式編入了中華帝國華東艦隊。
同時,裝備的還有三艘猛將級戰列艦,另外有近兩百艘死神級遠洋作戰潛艇編入海軍。
美英日三國迅速獲得了相關情報,他們在中國海軍內部安插了不少的間諜。
讓他們困惑的是,中華帝國之前製造的那七艘華東級戰列艦哪裡去呢?還有另外五艘猛將級戰列艦哪裡去了?
還有,怎麼突然冒出這麼一大堆的航母出來……
這些航母是什麼時候造出來的?
就在美國政府,英國政府,日本政府困惑不已的時候,年1937年底在廈門港,一群高大的軍艦駛入港口,這些軍艦開到港口之後,竟然被當成廢鋼來拆解回爐了。
這些軍艦陸陸續續加起來,正好是七艘華東級戰列艦,五艘猛將級戰列艦。
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這些戰列艦一個個都是空有其表,內部什麼東西都沒有,完全就是一艘艘空殼艦。
英美得到確切訊息之後,馬上指責中華帝國使用卑鄙手段挑起海軍軍備競賽,大大增強了國際局勢的不穩定性。
中華帝國為此回應說,中華帝國建造試驗艦是自己的權力,其他國家進行海軍軍備競賽,完全是自身捕風捉影的結果。
英美日三國突然意識到好似被耍了,此時英美日三國製造了三十艘於華東級戰列艦同等級的戰列艦,還製造了十四艘海權級戰列艦。
光是這些戰列艦就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