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帝國顯然沒有要妥協的意圖,英美意圖進攻中國已經是傻子都能看得出來的了。
“亞洲是亞洲人的亞洲,英國美國是亞洲最大的兩個殖民國家,要想平息我們中國人民的怒火,你們就必須將一切力量撤出亞洲地區。”
談判桌上,中國談判人員提出了這個很堅決的要求。如果英國和美國不照辦,那麼就直接宣戰。
如果照辦的話,中華帝國可以晚一點對英美宣戰,先把日本和蘇聯幹掉。
第一卷 第415章 無比強大的戰爭潛力
第415章 無比強大的戰爭潛力
英國在亞洲的殖民地有馬來西亞、南緬甸、印度、阿富汗、波斯、以及阿聯酋、葉門等地區。
美國在亞洲的殖民地則是菲律賓、關島。
同時中華帝國還提出,要美國退出中途島和夏威夷,交由中華帝國接管。
這樣苛刻的條件,美國和英國代表團都無奈了,英國代表團更是差點摔門而去,但中華帝國顯然不會留他們的。
是你們要上門找虐的,又不是咱求你們來的。
如果不同意,中華帝國大可宣戰,自己去打下來。
此時英美海軍主力全部折損在亞洲,打下這些殖民地輕而易舉,就算是美國的夏威夷,此時也沒有多少軍事力量,中華帝國可以輕鬆奪取。
甚至是把海軍派遣到南美洲去,切斷北美和南美的聯絡,把一群南美國家變成第三世界高階成員國,加強他們的軍事力量,對美國進行圍堵。
中華帝國此時全殲美國海軍,雖然計劃亂了一些,但大體上還是沒有亂的,此時美國和英國就算是對中華帝國宣戰了,那又能怎麼樣?
海軍拼不了,又不與亞歐板塊相連,陸軍也爛得一塌糊塗。
中華帝國願意談,那只是為了省點力氣,能兵不血刃的奪取英國和美國在亞洲的殖民地那自然是最好的,同時關島、中途島、夏威夷能獲取了,基本上中華帝國就主宰了太平洋。
美國若是不願意,中華帝國可以自己去取。
因此中華帝國只是抱著一種愛談不談的心態來參與這次談判。
美國捨不得夏威夷和中途島、關島,英國何嘗捨得印度和馬來西亞,英國退出亞洲之後,相當於澳洲也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澳大利亞政府此時還很尷尬,那麼多的華人在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政府都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這些華人了。
中華帝國在其他地區的華人都撤回國內,唯獨澳大利亞的華人賴著不走。
打不得也罵不得,一旦出現官方壓制華人現象,中華帝國馬上就會從北部的印尼打過去,到時候澳大利亞政府將面臨殘酷的報復,可謂是十分的投鼠忌器。
當然,此時已經不是舍不捨得的問題了,而是值不值得的問題。
英美顯然是要拖住中華帝國發動全面戰爭的步伐,但如果失去這些地方,那麼看起來好像也沒多大的作用,在戰略上就輸了。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英美想拖時間建海軍,那麼中華帝國自然不是那麼好糊弄的,出得起代價的話,中華帝國可以考慮。
英美代表團紛紛請示政府,美國和英國政府此時舉棋不定,是開戰還是不開戰。
開戰的話,中華帝國要的這些地區肯定是保不住的,而且甚至中華帝國會把手伸到非洲和南美洲去。
不開戰的話,那些地區白白讓出,讓第三世界聯盟力量更加強大,戰略上更加主動。
本身這就是一個不矛盾的選擇,只是一個輕一個在重,但後者面子丟大了,不開一槍一炮,就丟了這些地方,面子上自然很不好看。
因此現在看的是英美是想要實際的規避損失,還是要他們的面子。
……
12月24日,中華帝國對日本本土發動了大規模的轟炸行動。
一千多架鯤鵬Ⅰ戰略轟炸機從沿海五個地區起飛,對日本東京、橫濱、名古屋、大阪、京都進行轟炸。
這是鯤鵬Ⅰ轟炸機第一次執行轟炸任務,西方聯盟雖然知道中華帝國有這種飛機,但並不知道具體的效能是多少。
鯤鵬Ⅰ戰略轟炸機是中華帝國十幾年前就設計製造出來的,但在這個時期依舊是世界上航程最遠,載彈量最大,速度最快,爬升最高的戰略轟炸機。
日本的戰鬥機在鯤鵬Ⅰ戰略轟炸機面前根本追不上,而且飛行高度有限,更是打不著。
至於日本的防空炮,個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