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然後各佔據多少百分比的市場,這很符合當前這個時代的商業主流形式——壟斷。
當托拉斯模式無法壟斷市場時,他們依舊會想方設法進行壟斷,最普遍的模式就是聯合競爭對手,以合作的方式為雙方謀取利益。
這是一種合則兩利分則兩傷的道理,道理是很淺顯,不過此時華東化工公司佔據絕對性的競爭優勢,根本無需進行合作,因為競爭只會把僕內門公司擊垮,而華東化工公司最終將獲得整個國際市場。
因此僕內門公司的談判遭到了拒絕,華東化工公司不會妥協。
華東化工公司的立場,也代表著所有華東自治三省的各企業的立場,在中國市場內不會與洋人合作,不過一些在國際上的競爭優勢並無太明顯的商品上,可以進行合作,不過僅限於國際上的。
而那些洋人顯然還沒有想到國際上的合作,大多與僕內門公司一般,丟擲的只是中國市場上的合作。
在貨運方面,華東近海運輸公司的船隻還不足以運輸全部的商品,不過華東近海運輸公司的出現,引發了太古洋行與怡和洋行的削價競爭。
以前在長江、近海各港口運載貨物,每噸運價是三元左右。此時華東近海運輸公司一出現,太古洋行、怡和洋行把運價降低到了每噸一元。
此前怡和洋行、太古洋行以及旗昌洋行就對輪船招商局進行過這樣的削價競爭,結果美國旗昌洋行出現虧損而倒閉。不過怡和洋行與太古洋行的資本可比旗昌洋行要高得多,他們能夠長時間支撐。
怡和洋行、太古洋行的削價讓華東自治三省的貨物得以運輸到各地市場,同樣也給了華東近海運輸公司帶來了發展的時間。
除了華東近海運輸公司,還有一個輪船招商局也在參與運輸,輪船招商局大概有40的股份屬於華東自治政府所有,其後被出售給了華東近海運輸公司,因此上海輪船招商局也屬於華東近海運輸公司的掌控,其碼頭、倉庫也提供給華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