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2 / 4)

小說:唯一戰勝國 作者:蝴蝶的出走

我們要始終團結在夏鈞同志身邊,只有建立以夏鈞同志為領導核心的民族復興團隊,才能使大漢民族走向輝煌……”

“我黨的核心宗旨即在復興民族,我們搞的不是暴力革命,而是手段柔和的復興,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都能在復興中過上更好的日子……”

“我們要遵循主席的意志,努力貫徹主席的思想……”

張四狗天天都有口號喊出,張四狗負責喊口號,遊正斌則負責拿出實際來說服黨內的那些文人。

最有說服力的無疑是保安團的武力有多強大,及保安團擁有的高產作物,以及在西鄉搞的自治制度。

宣揚保安團的強大,是為了堅定黨員的信心,高產作物同樣可以提高黨員的信心以及認同感,而最能增強認同感的就是自治制度。

而夏鈞則負責加強他們的民族思想,夏鈞花了好長的時間在系統資料裡買了許多短片,然後做成了三個軍教片。

分別是《大漢民族的形成》、《大漢民族的輝煌》、《大漢民族的血淚與衰落》,這三個軍教片不僅給士兵們看,也給那些文人看。

在各種手段下,保安團內部的思想得到了極大的統一與加強,凝聚力也提高了一大截。

夏鈞所需的教導團也編成了,教導團負責監督軍隊內的軍紀,以及統計戰果,並且要給士兵加強思想教育,也要幫他們解決煩惱。

電報培訓班也建立了起來,張四狗從建寧府衙門裡重金挖來了三個電報員,電報培訓班很快就搞起來了。

電報也沒什麼太複雜的東西,只要會收,會發,對著密碼本把意思弄出來就行。

夏鈞在系統中兌換了一個大功率的無線電臺,把這個無線電臺收發裝置安裝到了西鄉最高峰——攀天巖上面,然後用線接到龍村去。

這個無線電臺不僅可以為電報機服務,還可以用來建設廣播。

同時夏鈞開始架設電話線,電話線也不是太長,只是覆蓋西鄉的數個哨所而已,不過電臺和電話的架設,還是花掉了夏鈞將近五千點積分。

這些設施都是夏鈞從兌換平臺直接僱傭技術人員架設的,架設速度非常快,這讓夏鈞很滿意。

而能源方面,西鄉只能靠水電了。

根據平臺的工程一欄顯示,西鄉可以建立13座小型水電站,總髮電量可以達到4500千瓦時。

夏鈞話了1000點積分,在龍井頭修建了一座裝機容量130千瓦的超小型水電站,又僱傭技術人員架設好電線,這座超小型的水電站已經足夠當前所需的電量了。

保安團的通訊,以及用電方面基本上解決了,教導團那邊也沒什麼太大的問題,而在士兵訓練上,夏鈞則輕鬆了許多。

雖然招募了400人進團,但夏鈞的保安團已經成立了將近三個月了,林成貴他們那些排長班長也能幫襯著對這些新兵進行訓練,這就解決了很多原本需要夏鈞來做的事情,因此夏鈞輕鬆得多了。

新招募進團的400人被編成了三個連,每個連有三個步兵排,同時還有一個炊事班,一個機槍班(配備兩挺機槍),兩名偵察兵,兩名通訊兵,加上兩名正副連長,六名正副排長,一個連的標準人數是133人,正好399人。

夏鈞原先的那個連被編為01連,而這些二線部隊的番號編到了21、22、23,中間空著的番號是留給一線部隊的。

雖然有了小弟幫忙訓練新兵,不過夏鈞還是忙得後腳跟不著地,他感覺自己就像在和時間賽跑。

辛亥革命後年就要到來了。

自己必須在辛亥革命到來之前建立起一定的根基,才能在大變革中取得足夠的戰果。

由於部隊編制確定了下來,訓練也走上了正軌,夏鈞將佈置在哨所的三個班撤回,然後把21連打散分派到各哨所。

夏鈞考察了幾天,確定下了9個哨所,每個哨所派遣一個班駐守,每個班都配備一挺馬克沁重機槍。

這些哨所不僅分佈在4條出鄉的道路上,且在鄉內的重要道路上還有5個哨所,這些哨所主要是用來檢查過路人員,防備土匪用的。這5個哨所卡在關鍵路段,土匪去大部分村作案都要經過其中一個哨所。

22連,以及23連則被調派出鄉剿匪,調派出去的兩個連將打散成排級單位,一共六個排,分別負責‘小松、馬汶、東安一帶’、‘東峰、東遊、順陽、水源一帶’、‘川石、政和、松溪一帶’,‘小橋、玉山一帶’,‘南雅、大橫一帶’,‘徐墩、吉陽一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