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分配給納稅的農民。這一改革和其他一些改革使富裕家族疏遠了他,他們激烈地反對這位篡位者。在這同時,黃河下游的災變使數百萬人無家可歸,驅使破產的農民加入盜匪和叛亂活動。遊牧部落也趁機利用這種混亂局面入侵中國,洗劫首都,並於公元23年在首都殺死王莽。繼承王莽王位的是前漢朝皇帝的一位遠親。
後漢(公元25-222年)的歷史基本上與前漢相同。在前、後漢交替之間的長期戰爭中,許多舊貴族和大地主被消滅。因此。在王朝復興後的開始階段,稅收是足夠的。但是,納稅農民又開始被壓榨,於是,向下的螺旋運動又一次開始了。184年,中國東部和四川爆發大起義,直到215年才被鎮壓下去。王朝經過這次打擊再也恢復不過來了。
當時的形勢與羅馬最後階段的情況頗為相象。自耕農的大批死亡也毀壞了原先的農民應徵軍,使其為職業軍隊所取代。職業軍首先忠於的是他們的將領,因而將領們可以對中央政府置之不理。大地主們也公然蔑視政府,他們逃稅,並用種種合法和非法的手段來擴大自己的地產。無依無靠的農民們為了躲避蠻族入侵者或政府稅吏,只好淪為地主們的實際上的農奴,以求得經濟和人身的保障。大的家族把莊園改變為要塞,實際上在各自所在地接管了政府的統治。他們的莊園基本上自給自足,所以貿易相應地衰落,城市相應地縮小。公元222年,漢朝在紛亂的農民起義、軍閥政變和遊牧部落的侵襲中退出歷史舞臺。中國進入長期分裂和混亂的局面,正和西方羅馬帝國崩潰後的情況相似。
總而言之,侵略給盛極之後停滯不前、似乎註定消亡的文化以致命的打擊。這使我們聯想起當今世界殘酷的轟炸,它摧毀了搖搖欲墜的古老建築,正因如此,我們才有可能重新建起更為現代化的城市。
羅伯特·洛佩斯
第十一章 古典文明的終結
古典時期,偉大的希臘、羅馬、印度和中國文明,在歐亞核心區後統治地位。然而,邊遠地區的遊牧民,最終踐踏了這些文明,從而根本改變了世界歷史的程序。在這些帝國貌似堅固的外衣下,潛伏著必將導致衰微和最終崩潰的禍根。技術停滯不前,生產力受阻,使古典文明在3至6世紀遭到蠻族的猛烈衝擊。
遊牧民的入侵所造成的影響因地而異。中國北部和印度北部雖遭蹂躪,但仍保持了各自獨特的文明;中國南方和印度南方,因與遊牧民族相距遙遠而倖免於難;拜佔廷和波斯帝國勢力強大,足以擊退侵略者;而西方卻長期屢遭日耳曼人、匈奴人、穆斯林、馬札爾人和維金人的侵略,因此,其舊秩序遭到破壞的程度,比歐亞大陸其他地區遠為嚴重。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正是這種破壞,成為西方在近代走在世界前列的基本原因。因為在舊文明的廢墟中,能產生出一種嶄新的文明,一種更能適應變化中的世界的需求的文明。本章將敘述古典文明的意義及其衰落,闡明西方開始走向世界統治地位的情況和原因。
一、古典文明的歷史意義
明確地說,古典文明同上古文明一樣,都是建立在階級分化的基礎上。歸根到底,它們都依賴於農民群眾的勞動,正是農民群眾的勞動,提供了維持統治者生存的剩餘產品。
歐亞大陸各文明地區,儘管在細節上彼此不同,但總的社會結構還是相似的。社會的頂層是統治一切的國王和皇帝。下一層是貴族和高階官吏——古羅馬的元老院議員、伊朗的武士貴族、印度的王子和中國的諸侯和大臣;另一特權階層是祭司集團,如:印度的婆羅門、伊朗的祅教增、基督教教士以及儒家世俗文人。再下一層是遍及各地、從事製造業、採礦業、批發零售貿易、交通運輸及施放高利貸的貿易者和商人。而在這座金字塔的最底層,是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業勞動者和手工業者,他們中間有些是自由民,其餘都是農奴或奴隸,兩者間的比例隨地區和時代的不同而變化。
在這一般模式中,希臘最初是個例外,它由各小城邦組成,沒有透過選舉產生的地方行政官和以市民大會及議會為基礎的政府。希羅多德把這些共和制城邦和同時代的波斯帝國作了鮮明的對照,後者由專制君主統治,下設地方總督管轄各行省。然而,希臘的這一例外是短暫的。的確,澤爾士未能征服希臘,亞歷山大卻征服了波斯。但這並不意味著希臘城邦的勝利,因為亞歷山大及其繼承者採用了波斯專制統治的方式、方法和制度。同樣,在羅馬,專制君主取代了共和派,他們透過希臘化王國,以波斯和埃及為模式,建立起一個龐大的帝國官僚機構。君士坦丁時期,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