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2 / 4)

了一個大規模的科學考察,這次科考就是在不挖掘地宮的情況下來進行科學考察。這個考察工作由中國地質調查局和陝西省考古所聯合進行,搞了一年,用了8大類、22項現代科學的手法來探測,最後的結果證明,地宮完整地儲存在今天秦陵的封土堆下面。科考是怎麼樣知道地宮就在封土堆的下面呢?它是在秦陵的封土堆上按照每五十米遠畫一條線,東西五十米遠各畫了幾條線,在每條剖面上下了一個測量儀,南北也是照樣下了測量儀,通電測量它的電阻,最後把資料輸入電腦,形成了一個電阻率圖。從這個圖中可以看到在這個封土堆下有一個橢圓形的巨大高電阻區,說明這個區域電阻非常高。這一個區域是什麼呢?就是地宮。為什麼在這個一大塊橢圓形地宮的地方,它的電阻率非常高呢?因為第一,它是空的,它裡面充滿了空氣,空氣的導電性很弱,電阻率很高,所以形成高電阻區。同時也證明地宮沒有塌陷,地宮一旦塌陷會出現個什麼結果啊?地宮塌陷以後,空氣少了,電阻率它就會降低了。因為它沒有塌陷,所以這是個高電阻區。再一個,地宮沒有進水,地宮要是進水了,導電性很強,電阻率也不會高了。當然,這個說法合適不合適,當年的科考人員還想了一個辦法來驗證,怎麼驗證呢?他們找了一個測量鑽孔的地方,用一種盜墓工具,叫洛陽鏟。洛陽鏟是盜墓人發明的。洛陽鏟是個什麼樣的形狀呢?是個半圓柱形的鏟子,它的直徑大概有5厘米到20厘米,一個半圓柱形的鏟子,長度大概有20厘米到40厘米,是個半圓柱體,這個半圓柱體很容易插到土裡邊。插進去以後,它這個弧度很重要,當你把這個鏟子打下去再拔出來的時候,這個鏟子把地下的土層給帶出來了,帶的有土。所以那些有經驗的盜墓人,根據土質就可以判斷下面有沒有墓葬,如果它是生土就沒有墓葬;如果它是回填的,人工填的土,它就有墓葬。甚至於有經驗的盜墓人還可以根據聲音判斷下面有沒有墓。這個東西是盜墓賊發明的,但是到了上一個世紀的二十年代被我們的考古工作者發現了,覺得很有用,所以今天考古工作者也用它。因為這個東西是在洛陽發現的,所以它的名字叫“洛陽鏟”。我們在2002年到2003年秦陵考古的時候,它不光用現代科考儀器,而且用洛陽鏟驗證,直接往下挖,最後挖到三十米深,出現了“咚咚咚”的聲音,知道碰到堅硬的東西了,就是石頭,最後把這個鏟子拿出來以後看見鏟子上面帶著有石屑、碎石,這個碎石經過檢驗,它不是驪山的石頭。因為驪山的石頭不是花崗岩,而洛陽鏟挖出來的是花崗岩,那就證明這是從遠處運來的。哪個地方的花崗岩比較多呢?渭水之北。而歷史記載,秦始皇陵修建的時候就是從渭北運的石頭。所以科考和傳統方法的驗證都說明地宮完整地儲存在今天秦陵的封土堆下面。

'畫外音' 秦始皇陵以其規模宏大、厚葬空前而舉世聞名,而後人也有一個很大的疑問,那就是秦始皇明明知道盜墓賊有可能會在他身後盜掘陵墓,當年為什麼還要舉全國之力花費那麼大的勁兒去修建這樣一個豪華的秦陵和地宮呢?其中的原委究竟在哪裡呢?

秦始皇陵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帝王史上是修建得最豪華的一個皇陵,第一,它陵園的面積大,有56平方公里;第二,它用的工匠眾多;第三,地宮藏寶非常豐富;第四,地宮修建得非常豪華。這樣做是為了什麼呢?我覺得這和秦始皇的思想有很大的關係。首先,秦始皇有他一個想法,就是他相信一點,人死以後靈魂不滅。所以他要把地宮修建得就像他活著時的情況一樣,有都城、有皇城、有宮殿、有江河、有大海、有天上的星空等等,完全就像他活著的時候一樣。這是一種思想觀念,認為人死以後靈魂不滅,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再一個,秦始皇非常重視自己,他是第一個稱皇帝的人,第一個統一天下的人,也是一個非常自負的人。這麼一個人,他去修建自己的皇陵,肯定會很下功夫,他決不會搞個豆腐渣工程,這我們可以肯定。秦始皇為自己修皇陵搞個豆腐渣工程,土還沒往上覆蓋就把那個地宮給砸塌了,那不可能!那肯定都是沒有假冒偽劣產品的,一定要修建得非常堅固、耐用,他希望能夠讓它永世長存下去。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秦二世的重視。秦二世也非常重視把這個皇陵修得豪華一點,因為秦二世想以此來證明自己是秦始皇的合法繼承人,所以秦二世也很賣力。由於思想觀念的作用,加上秦始皇和秦二世兩代皇帝的重視,所以秦陵修得如此豪華,藏寶如此之多。這樣做固然是為秦始皇本人死後的安置考慮,條件當然是很好了,不是那個解困房,不是那種簡易房,而是非常豪華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