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年正月初四,張春橋被晴天霹靂擊倒在沙發上。
他,怎麼也料想不到,新總理竟不姓張,卻姓華!
就在這一天,印著紅色大字的“中共中央檔案”一九七六年一號,向全黨公佈了毛澤東的提議,任命華國鋒為國務院代總理。
個子比張春橋高出一頭,年紀比張春橋小四歲的華國鋒,講一口山西話,不是一個顯山露水的人物。論政治手腕,論筆頭口才,都不如張春橋。這個山西大漢突然冒了出來,使張春橋的總理夢義一枕黃粱,化為泡影!
華國鋒這人,如同他寫的顏體字那樣,畢恭畢正。雖說他的字寫得並不算好,卻從不潦草。在中國政治舞臺上,他很晚才引起人們的注意。
華國鋒與中國共產黨同一年誕生——一九二一年。因此,他可以說是“黨的同齡人”。二十八歲的毛澤東在上海出席中共一大時,他不過是個呱呱墜地的嬰兒。
他與毛澤東是兩代人。
在上中學的時候。離學校不遠處住著兩個中共地下工作者。華國鋒在那裡看了一些進步書刊;思想傾向革命。一九三八年,十七歲的華國鋒離開家庭,上山參加了抗日遊擊隊。
一九四○年,十九歲的華國鋒在山西交城縣,擔任了工、農、青、婦、武各界抗日救國聯合會主任。交城縣在山西中部,太原西南,文峪河上游,是個山谷林密的地方。這一年,華國鋒加人了中國共產黨。
一九四六年,華國鋒擔任了中共交城縣委書記。不久,擔任了中共陽曲縣委書記兼縣武裝大隊政委。“華政委”之稱。便始於此時。
一九四九年八月,位於洞庭湖南岸的湘陽縣城插上了紅旗。隨軍南下的華國鋒,被任命為這一縣第一任縣委書記兼縣武裝大隊政委。從此,華國鋒在湖南工作了二十多年。
一九五二年,華國鋒被調往湘潭縣,擔任縣委書記。幾個月後,提升為中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