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尋找“北極”)。作為一部兒童讀物的作者,米爾恩並沒有狹隘地把眼光放在兒童單純的心靈世界中,他試圖透過“百畝森林”裡的居民來對照自己現實生活中的居民,講述這些動物們的故事,其實也是在講述人世間的故事,或者說,現代社會里成人世界的故事。
說到這裡,有必要談一談米爾恩本人的經歷。米爾恩因《小熊維尼》而成為聞名於世的兒童文學作家,他本人卻並不滿於這個名聲,因為他的個人志向是成為一名成功的劇作家。從小米爾恩就表現出了出眾的數學天賦,進而就讀劍橋三一學院研究數學,但他卻在同時為該校的一本地下期刊《Granta》撰寫文章,最後擔任了《Granta》的編輯。畢業後,米爾恩加入了英國以譏諷時事著稱的雜誌《Punch》,擔任編輯助理,一直工作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戰爭期間米爾恩服役於英國皇家沃裡克郡軍團,在此之前他已經開始創作劇本。1917年,他將自己在服役期間發表的一部兒童劇改寫了一本兒童詩集《從前從前》(《OnceUponATime》)。對此他本人的評論是:“沒人搞得清楚這是給兒童看的,還是給大人看的。我自己也不知道,反正好玩……他至少暫時讓我們忘記戰爭。”也許正是經歷了戰爭的殘酷,米爾恩和很多20世紀初的作家一樣,開始無比嚮往和緬懷孩提時代純真美好的世界。正如他自己曾經說的——“兒童的書是一定要寫的,不過不是為了兒童,而是為了作者本人。”1924年,他的另一本兒童詩集《我們非常小的時候》(《WhenWeWereVeryYoung》)在英國出版後,立即贏得英美評論界的一片讚譽。1926年,在兒子克里斯朵夫·羅賓6歲時,米爾恩著手創作這兩本不朽的兒童名著《小熊維尼》和《維尼角落的家》。這兩本書為米爾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