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2 / 4)

小說:誰認識馬雲 作者:猜火車

曰亞洲大會,但受邀的與會人員中,真正的黃面板黑頭髮的亞洲人卻只有寥寥數人。走進會場,放眼望去,盡是金髮碧眼高鼻子的歐美人。據說當時參加大會的歐美人竟佔到了80%。當然我們不能因為來了多少老外來判斷這場會議規格有多高,但是至少可以證明一點:那時的亞洲電子商務幾乎還沒有開始起步,不然也不會不惜重金請一批不瞭解亞洲情形的老外在臺上高談闊論。

老外們所談的自然是歐美式的電子商務,他們講eBay,講亞馬遜,而在臺下認真聆聽的馬雲不禁暗暗地思考。

當輪到自己發言的時候,馬雲沒有片刻猶豫,他用流利的英語說道:“亞洲電子商務步入了一個誤區。亞洲是亞洲,美國是美國,現在的電子商務全是美國模式,亞洲應該有自己獨特的模式。”

這已不知是馬雲第幾次語不驚人死不休了,但從10歲開始就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麼的馬雲的很多“狂言”,其實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我經常會一個人想很久,我絕不是一個衝動的人。”

但是這一次,就是馬雲也幾乎對自己的發言感到了震驚,但是這種震驚的背後依然是胸有成竹。因為馬雲思考的結論是:“小企業透過網際網路組成獨立的世界,這才是網際網路真正的革命性所在。”

“要做數不清的中小企業的解救者”

“要做數不清的中小企業的解救者”

什麼是屬於亞洲的獨特模式?當時在會場談了一個小時的馬雲並沒有說。馬雲是一個聰明人,在會場上他提出了問題,卻又保留了自己的想法。

因為這是馬雲馬上要著手去做的事情,或者說馬雲馬上就要開始他的新事業了。此時的馬雲決定創辦一種中國沒有美國也找不到的模式。

“網際網路是一個高科技行業,人們肯定更相信一個海歸的MBA,而不願意看到一個杭州師範學院出來的老師在那裡折騰。”曾有投資人這樣說過。

但是馬雲卻認為,在自己並不缺乏海外文化滋養的基礎上,自己遠比“海歸”們要幸運。

“大家都在中國做生意,他們還要耗費大量時間去學習中國國情,而我卻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杭州人。”和所有的網際網路精英不一樣,馬雲從小沒有生活在精英人群當中,他既不像丁磊那樣有著國內名校的出身,也沒有楊致遠的海外留學經歷,一直處於草根階層的他活在普通人當中。也正因為這個原因,使得他的決定和目前所有的電子商務不同—他不做那15%大企業的生意,只做85%中小企業的生意。用馬雲的話說:“只抓蝦米。”很簡單,大企業有自己專門的資訊渠道,有鉅額廣告費,小企業什麼都沒有,它們才是最需要網際網路的人。

“如果把企業也分成富人窮人,那麼網際網路就是窮人的世界。因為在網際網路上大企業與小企業釋出多少PAGE是一個價錢。”馬雲說,“而我就是要領導窮人起來鬧革命”。

馬雲生長在私營中小企業發達的浙江,從最底層的市場一路走來,他深知中小企業的困境—被壓榨,被控制。“例如市場上一支鋼筆的訂購價是15美元,而沃爾瑪開價8美元,但這是1000萬美元的訂單,供應商不得不做,然而如果第二年沃爾瑪取消訂單,這個供應商就完了。而透過網際網路,這個小供應商就可以在全球範圍內尋找客戶。”

《國際歌》以激昂的旋律和鼓動人心的歌詞號召全世界無產階級“起來,解放自己”,馬雲也“要做數不清的中小企業的解救者”。

此刻的馬雲又一次展現了他幼時解救世界的大俠情結。當然,馬雲更現實的考慮是“亞洲是出口導向型經濟,是全球最大的出口供應基地,中小型供應商密集,眾多的小出口商由於渠道不暢被大貿易公司控制,而只要這些小公司上了阿里巴巴的網,就可以被帶到美洲、歐洲”。

阿里巴巴創業宣言

阿里巴巴創業宣言

1999年2月,杭州市湖畔花園,一個沒有任何標誌、沒有半點張揚、普通得不會有人注意的小區住宅裡,馬雲的阿里巴巴之行“羞答答”地提上了議程。

馬雲選擇杭州的理由非常簡單:“由於遠離北京、深圳這些IT中心,人力資源相對便宜。”創業初期,一位香港IT高手Tonny想加盟阿里巴巴,馬雲說:“每月500元。”Tonny說:“這點錢我連給加拿大的女朋友打電話都不夠。”

而對於阿里巴巴,其實更加準確地說,馬雲要做的事就是提供這樣的世界平臺,將全球中小企業的進出口資訊彙集起來。

“中小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