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久違了!”�
人們這才被喚醒,紛紛跪倒,喊出了“燕王千歲、千千歲!”的呼喊。�
隨後起立,人人臉上是喜悅和振奮的神色。�
只有葛誠和身旁的盧振顯得心事重重,交換了一個不祥的眼神。�
朱棣坐下,雙手扶案,說:“我告訴各位一個好訊息,得神人相助,我服了神醫的兩劑藥,藥到病除,那些恨不得我馬上死掉的人,只好向隅而泣了。我將要帶領諸位立大業、同享富貴,願與諸君共勉。”直到這時,他也不能承認自己是裝瘋賣傻。�
朱能大喊:“願為殿下效力!”�
張玉高呼:“願為殿下驅遣,雖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類似的呼喊聲此起彼伏,響徹東大殿上空。�
朱棣擺手,東大殿院庭歸於靜寂。朱棣慷慨陳詞道:“我乃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嫡子,國家至親。受封燕王以來,守邊討元,屢立功勳,天道酬勤,得太祖獎賞,一向奉公守法,惟知報效朝廷 。但幼主繼位後,奸臣當道,橫起大禍,殺戮兄弟,變古亂常,我父皇母后艱難所創之業,即將毀於一旦,我雖一再退讓,仍然步步相逼,欲置我於死地,如各位不信,請隨我去城上一看,我們還有生路嗎?”�
朱棣說完,帶頭向外走,眾屬臣跟隨而出。�
朱棣帶領著屬臣們陸續登上了端禮門城樓。望一眼城門外,人人都怵目驚心。城下火把一片,人喊馬嘶,騎兵來往奔突,再往遠處看,也到處是軍隊。�
朱棣對屬官們說:“你們都看到了吧?這就是一個為國辛勞的藩王的下場,太祖高皇帝如在天有靈,能不痛心嗎?各位說,我該怎麼辦?”�
張玉帶頭喊:“不能讓奸臣禍國,打到南京去,誅殺奸臣正國綱。”很多人附和,激昂憤慨地呼喊。�
朱棣忽然哭了起來,這一哭,城樓上又靜下來。�
朱棣說:“諸位的心是好的,一片至誠。我不忍心因為我一人連累了大家,更不該因我挑起戰端,把天下投入到兵燹火海之中。我一個人生死事小,只要大家知道我朱棣忠於太祖高皇帝之心就行了,我想來想去,唯有一個辦法,你們把我綁起來,推出端禮門,交給他們,如能從此免去燕王府和北平全城百姓的劫難,我雖粉身碎骨心也甘。”說到此處,朱棣又一次痛哭流涕。�
很多屬官被他感動了,紛紛跪倒在城樓上,大家一齊痛哭。�
朱能說:“不能這樣啊,殿下,天下還有公理嗎?”�
張玉說:“殿下有何罪,不能這樣屈辱啊。”�
有人甚至喊出來:“反了,我們跟隨殿下反了。”�
呼喊聲直上雲霄,以至於驚動了城下馳騁的騎兵,都舉火把往城樓上照。�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永樂大帝》第三十二章(6)
朱棣突然想起一件事來,他命令朱高煦,馬上帶人去把張信一家老小接到府裡來。他悔不該放她母子出去,如他們遭遇不測,豈不是朱棣的罪過?�
朱高煦面有難色:“這時候怕不方便吧?”�
“什麼時候方便?”朱棣火了,“他有難,我能扔下不管嗎?他不顧個人身家性命,冒死來報信,我不伸手救他,夠朋友嗎?有人味嗎?”�
朱高煦說:“我不是說見死不救,我是說他不會有危險,誰看見他來告密了?”�
朱棣說:“有人冒充他的轎伕,這幾個人可能就是那幾個俠客,他們還能認不出張信來嗎?即便沒事,接過來又有何妨?”�
朱高煦這才說:“我去就是了。”�
城樓一角,道衍和袁珙這一僧一道遠離眾官,顯得冷靜而又悠閒。�
道衍說:“袁道長相面是準的,燕王殿下帝王之才顯露得多麼充分,絕不亞於太祖皇帝。”�
袁珙說:“看面相是看不出才幹的。更看不出人心。”�
兩個人都會意地笑了。�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永樂大帝》第三十三章(1)
既是寫給皇上看的,也是寫給天下臣民看的,同時也是寫給史家看的,自然就是給後人看的。幾百年、幾千年後,人們在評論朱棣起兵的是非曲直時,它就是一個藍本。指使放暗箭的人會查處自己嗎?官軍不被激怒,豈能血洗燕王府?不血洗,燕王豈能名正言順起兵“靖難”?�
一
方行子和孟泉林倒是順利地逃出了燕王府,但一直沒有等到鐵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