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關係迅速改善。透過上海微創,微軟2002年在上海贏得數千萬元的政府採購大單,而高群耀則在北京丟掉了政府採購的大單。這也是高群耀離職,唐駿出任微軟中國總裁的原因。唐駿在上海這樣的成績還與蓋茨上次來到中國之後與上海系列合作計劃有關,其中包括成立微創中心以及相應的人才培訓計劃。微創中心的主要目的是將大部分業務外包給中國的企業,以此為籌碼,換取地方政府的支援。這個計劃對於上海市政府也有一定的誘惑,因為印度就是一個例子,透過為國外軟體企業做代工培養自己的人才,透過一定時期的人才積累和資金積累之後就可以發展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軟體產業。微軟與北京市政府的合作備忘錄宣稱:微軟將進一步在北京擴大投資,雙方將在電子政務、軟體外包、人才培訓等方面進行合作,共同推進北京軟體產業的發展。蓋茨在OEM合作伙伴高峰會演講時最後承諾:我再一次表明自己的承諾、對市場的承諾,因為我們的產品不僅在中國市場還要在全球市場取得成功,我保證我們今後可以使更多的消費者受益。這番講話贏得了場內一片掌聲。(四)連橫PC廠商,打造贏利微軟Linux在全球都是微軟的麻煩,在中國也不例外。比爾·蓋茨訪華前,業內就有傳言,說蓋茨將對Linux出狠招,比爾·蓋茨真的出招了,那就是開放原始碼。Linux與微軟的產品相比,一個優勢是價格低,另一個優勢是開放原始碼。微軟開放原始碼,有力地阻擊了Linux的開源優勢。Linux也有弱點,他們的產品不如微軟產品成熟,基於Linux平臺的應用還不夠豐富。比爾·蓋茨取得了成功:透過開放原始碼,Windows獲得了政府採購認同,這對於Linux在中國的發展將會形成一定程度的打擊,那就是讓OEM廠商更緊密地團結在微軟周圍,讓他們更高比率的預裝微軟正版。他認為這是微軟在輿論和Linux長期壓力下,向前走出的第一步。只要微軟能夠成功地在OEM和政府採購兩大市場嚴防密守,微軟就有能力保城門不失,就能基本掌握絕對的市場份額。
蓋茨此次來為推廣“。net”煞費苦心,李開復先行來到北京,約見國內媒體作者,為“。net”佈道。更吸引眼球的是蓋茨還親自為“。net”作秀。27日在新一代軟體技術大會上蓋茨先向在場的8000名聽眾展示未來10年地球人美好的數字生活 ;稍後的OEM高峰論壇上,蓋茨再次展示“Media Center”和“即時開關機技術”,隨後還以一個情景劇:“數字時代的數字生存”來做註解。蓋茨這一切都是做給臺下的PC廠商們看的。在蓋茨的下面,坐著柳傳志、楊元慶、李東生、楊偉強、王之等幾乎所有大的PC廠商中的高層。OEM高峰會的宣傳橫幅傳達了微軟對PC廠商們的期望:“Together,we make a difference。”(讓我們在一起創造一個不同的未來。)唐駿曾經說過:即使微軟在中國虧了1億美元,放在微軟全球也是很小的一塊。這表明微軟並不看重在中國是否贏利。但事實上,微軟來到中國看中的就是中國市場的贏利前景。打擊Linux,獲得政府訂單,團結OEM廠商,微軟在中國的贏利前景已經無限光明。當時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PC市場(美國是第一大PC市場)。按照微軟“全球統一價”算,中國就是微軟第二大的潛在市場,有著上百億美元的“未提款”。在全球IT低迷、尤其是PC市場疲軟之際,中國逐漸成為微軟最重要的新增長點之一。以聯想為例:2002年聯想PC出貨量按300萬臺計,每年微軟光從聯想就能拿走上億美元的OEM訂單。OEM是微軟在中國最為賺錢的一塊業務,微軟與PC廠商們搞好關係理所當然。業界一直傳言,為降低成本,聯想、TCL等國內PC巨頭可能在PC機上預裝Linux。如果他們選Windows棄Linux,這是微軟在中國的一個重大勝利。同時,微軟在中國一直面臨盜版的威脅,連橫PC廠家,將有助於微軟打擊盜版的事業。微軟中國自唐駿上臺以後,改變了死揪盜版不放的策略,藉此改變微軟在中國的形象。連橫PC廠家不失為一個好辦法,打擊Linux,唐駿逐步改善了微軟在中國的生存圖景。唐駿當時還表示:微軟將進一步加強與中國OEM廠商的協作,利用中國當地的工程師、軟硬體製造商、開發商,“作出了不起的硬體和軟體,建立更好的夥伴關係”。一句話,利用微軟的研發能力,進行本地化開發,進一步加強與中國本地企業的關係。開放原始碼2003年2月,一項訊息引起了中國業界的注意。微軟與國家計委達成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