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領。
慶元六年(1200年),朱老夫子在孤獨、淒涼的病榻上與世長辭。
對於他的死,朝廷提心吊膽,嚴加防範,唯恐他的門生朋友在開追悼會的時候,“妄談時人短長,謬議時政得失”。
這場冤案,終於在9年之後得到昭雪。朝廷為朱熹###,恢復名譽,追贈官銜,公開宣告他的學說並非“偽學”,他的門生朋友並非“逆黨”。後來,宋理宗釋出詔書,追贈朱熹為太師、信國公,提倡學習他的《四書集註》。此後,朱熹學說作為官方學說,成為聲勢隆盛的顯學,流傳數百年而不衰。
變化之劇烈令人難以置信!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也,讓人禁不住唏噓嘆息。
餓死蔡京
李國文
宋人羅大經《鶴林玉露》丙編卷之六載:
“有士大夫於京師買一妾,自言是蔡太師府包子廚中人。一日,令其作包子,辭以不能。詰之曰:‘既是包子廚中人,何為不能作包子?’對曰:‘妾乃包子廚中縷蔥絲者也。’”
這個蔡太師,就是北宋末期的大臣蔡京。
我們在《水滸傳》、在《金瓶梅》、在《大宋宣和遺事》這三部古典白話小說裡,都讀到了他。一般來講,歷史人物都在史籍中存在著,而他卻進入口述文學的話本範疇,被說話人予以演義,說明這個人物值得關注。
這個曾經擁有天大的權力,曾經貪下天大的財產,曾經陪著那個混賬帝王宋徽宗,將北宋王朝玩到亡國的,壞得不能再壞的敗類,最後的下場,卻是誰也無法想象得到,竟活活地被餓死了。這樣的一個離奇情節,著實匪夷所思。與羅大經這則隨筆所述及的,其侈糜豪富,其窮奢極欲,其享盡榮華富貴的一生,反差之強烈,對比之懸殊,令人咋舌。
這真讓人不得不信世間確有“因果報應”這一說了。
如果廚娘所言為實,可想而知,太師府的廚房裡,有縷蔥絲者,那也必有剝蒜頭者,擇韭菜者,切生薑者的各色人等,是毫無疑問的了。連料理佐料這般粗活,都如此專業化分工,以此類推,紅案白案,酒水小吃,鍋碗瓢勺,油鹽醬醋,更不知該有多少廚師、幫手、採買、雜工,在圍著他的這張嘴轉。即使當下一個五星級大飯店的餐飲部門,也未必細到連縷蔥絲都專人負責。由此可見,這位中國歷史上數得著的權奸,也是中國歷史上數得著的鉅貪。在其當朝柄政,權傾天下,為非作惡,喪心病狂之際,那###墮落、淫奢糜爛的程度,到了何等地步。
一般來講,害蟲的出現,不奇怪,封建社會是一人說了算的官僚政權,是毫無監督的專制統治,從來就是滋生貪官汙吏的土壤,而大的害蟲出現,還得要有一個縱容、支援、包庇,給他們撐開保護傘的最高統治者。沒有皇帝撐腰,這些權奸,不可能一手遮天,囂張一世的。因此,只要提起蔡京,就得涉及趙佶。而說到昏君宋徽宗,短不了要牽扯到奸臣蔡太師。他倆像一根線拴的兩隻蚱蜢,難拆難分,誰也離不了誰。
蔡京(1047…1126),福建仙遊人,字元長,為徽宗朝“六賊”之首。“元更化”時,他力挺保守派司馬光廢免役法,獲重用。紹聖初,又力挺變法派章變行免役法,繼續獲重用。首鼠兩端,投機倒把,是個被人不齒的機會主義分子。徽宗即位,因其名聲太臭,被劾削位,居杭州。
適宦官童貫搜尋書畫珍奇南下,蔡京變著法兒籠絡這位內廷供奉,得以重新入相。從此,趙佶像吃了他的迷魂藥一樣,言出必從,計無不售。從此,無論蔡京如何打擊異己,排斥忠良,竊弄權柄,恣為奸利,宋徽宗總是寵信有加,不以為疑。
所以,朝廷中每一次的反蔡風潮掀起,宋徽宗雖然迫於情勢,不得不降黜一下,外放一下,以撫平民意,但總是很快地官復原職。從他登基的崇寧元年(1102年),任蔡京為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起,到靖康元年(1126年)罷其官爵止,二十多年裡,趙佶四次罷免了他,又四次起用了他。最後,蔡京年已八十,耳背目昏,步履蹣跚,趙佶還倚重這個老年痴呆症患者,直到自己退位。
任何一位領導人,輕信失察、用人不當的事,難免發生。看錯了人,看走了眼,被假象矇蔽,作錯誤決策,把處理品當優等貨,把三類苗當好莊稼,把偽君子當正派人,把野心家當接班者,這都是可能的。但通常,可一可二不可三,宋徽宗甚至於四,一錯再錯,錯上加錯,實在是不可救藥了。
一個好皇帝,碰上一個不好的宰相,國家也許不會出問題;一個不好的皇帝,碰上一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