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2 / 4)

小說:靖康志 作者:西門線上

帶使臣下去休息,召集隨駕的大臣,商討此事。

右丞相蕭刺阿不道:“此乃上天給我們契丹人的機會,請陛下一定不要失去這大好時機啊!”

駙馬蕭朵魯不卻道:“國家初立,各部落表面服從,心中未必肯服。勝利了,於我大遼何益?失敗了,後果卻是不堪設想。”

夷列的意思當然是出兵,趁機拿下河西之地。

耶律大石正在權衡,忽然想到了一句話:“武勇似不及陛下,心胸或有過之。”

這是當年問歐陽澈大宋皇帝何等人物,歐陽澈的回答,這樣的人物一定要見上一見,況且,這的確是大好的機會,或者是上天賜給他的最後機會了。

耶律大石道:“既然夷列想出兵,那麼就從你的北院調兵好了。朕決意出兵十萬,御駕親征,諸位卿家都要去。北院大王夷列帥兵三萬為先鋒,先給朕拿下涼州城再說!”

“是!”

耶律大石選定了涼州,拿下此城,進可以東向掠地,退可以保有河西膏腴之地,實在是兵家必爭之地啊!

十一月十日,十萬鐵騎東下河西。東征軍由四萬契丹勇士、兩萬高昌回鶻、三萬黑漢人,以及由其他族人組成的萬人部隊,組成。耶律夷列率領三萬騎,為全軍先鋒,狂飆猛進,軍威極盛。

經仰吉巴里、昌八刺、別石把,到達哈密力。這是此次東征的最重要的基地,也是大遼境內最東邊的一座城池。

稍事休整,揮師東進瓜州。瓜州是夏國西平軍司的駐節之地,原來駐有兩萬軍隊,宋軍進攻西平府,調走了萬人,而今只剩下一萬人左右。西平軍司向西面對高昌人,向南還要面對有深仇大恨的黃頭回紇,一萬人其實已經是捉襟見肘了。西平軍司監軍使是阿里谷,他正面臨著人生最艱難的選擇。肅州守將前幾天傳來訊息,甘肅軍司監軍使朱宣已將甘州獻給了大宋,朱宣命令肅州守將放下武器投降。肅州守將是党項人,不肯投降,阿里谷是吐蕃人,也是不肯投降的。他受晉王李察哥大恩,無以為報,絕不做那反覆小人。今天,他又收到京城傳來的命令,調集一切力量,回援京城。信使九死一生,是從沙漠中過來的,據說他們一共出來三十幾人,來傳達命令,最終活著到達的卻只有他一人。

任得敬被李純亮殺了,京城裡的任氏一族基本上死光了,已經到了最後關頭,不合力對付外敵,還要自相殘殺?

“皇帝敕令:男子十五歲以上,五十五歲以下,自備兵器口糧馬匹,迅速馳援京城,速到為盼!”

京城局勢一定非常危急,否則,也不會下達這樣的命令啊!

“報,稟報大帥,一枝人馬自西方殺來!已經到了城下!”

西邊太平幾十年,今天這是怎啦?

阿里谷上城觀瞧,對面奔出一匹紅馬,馬上一名青年將軍,看著面熟,再一看竟是中央侍衛軍都統任得恭的兒子任純信。

任純信高聲喊道:“我奉樞密使命令,借來十萬遼國大軍,共同對付南人。請監軍使快快開門哪!”

看他的樣子,似乎還不知道京城裡發生的事情!

阿里谷命人將任純信吊上城來,也不客套,公事公辦:“有何憑證?”

任純信取出樞密院的命令,滿不在乎道:“這還有假?”

命令當然是真的,但是,阿里谷到底該聽誰的?聽死人的還是聽活人的?

阿里谷將京城裡發生的事情,簡單地介紹了一下,又拿出皇帝陛下的敕令,任純信還沒聽完就昏了過去。按說,阿里谷應該把任純信抓起來,送到京城請功,但是,他做不出這樣落井下石的事情。任得敬與他素無恩怨,他也不是李純亮的親信,犯不上做這些找罵的事兒。待把任純信弄醒,阿里穀道:“本官准備率軍回去救援京城,任兄弟想怎麼辦?”

任純信露出惡毒的目光,恨道:“我就帶著遼軍殺進興慶府,將李純亮千刀萬剮,報仇雪恨。”

阿里谷顧不上他們之間的恩怨,道:“三日之後,我率軍離開;離開之前,遼軍就在城外待著,不能進城,否則咱們就大戰一場,看看到底誰的刀子更鋒利!”

任純信還是聽出了話外之音:三日之後,你們愛怎樣怎樣,我管不著了。

任純信告辭而去,阿里谷命令,將皇帝敕令在城鄉廣為傳播,並把自己的決定通知肅州守將,何去何從早做定奪。大部分黨項人聽從皇帝陛下的召喚,準備出征;而回紇人、回鶻人、漢人、吐蕃人、韃靼人,不聞不問,漠不關心,過著自己的日子。他們身在異鄉,或者此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