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重新補充兵員。”這時剛剛任命不久的戰爭大臣,老帥德波諾在墨索里尼身邊猶豫了一下道。
墨索里尼氣還沒消,只是瞪了德波諾一眼,顯然為德波諾為阿拉斯加人開脫很不高興。
德波諾只有在心裡暗歎一句,義大利表面風光,首相總想著與德國、阿拉斯加一樣開疆拓土,大殺四方,可事實上義大利又哪來的資格與這兩個國家相比?義大利軍隊表現的戰鬥力只怕已經讓不少人笑掉了大牙。
沒有實力又何來資格與人平起平坐,又何來資格要求這樣,要求那樣,又何來資格指責阿拉斯加?
義大利本身就是地中海國家,本土距離北非不過是隔海相望的距離,可是僅僅不過幾個月,如今卻連自己的補給航線安全都無法保護,需要向阿拉斯加求助了。說出來都是笑話啊。
阿拉斯加召回不少戰艦進行改造之前,想來也沒有想到義大利會這麼快求助吧(如果自己可以解決,墨索里尼決不會主動向其他人求助,因為那就意味著他必須付出一定的代價,不要以為阿拉斯加真的無條件出兵,就能讓墨索里尼指哪打哪了,義大利沒有這個資格)。如果知道義大利軍隊的戰鬥力如此不堪,義大利早點請援,那時阿拉斯加的地中海艦隊就不會把一部分戰艦拖回船廠改造,也有可能不會出售原在地中海艦隊服役的道森號航母。現在的地中海艦隊自保有餘,真要跟英國艦隊開戰,並沒有太多的獲勝把握,換成德波諾,他也不會輕易的在這種條件下出兵。
再說解決了補給問題又如何?現在北非陸地上,格拉齊亞尼的部隊已經損失了一大半,比隆美爾的兵力還少了一半,已經成主弱客強之勢,偏偏義大利軍隊還不爭氣,在比爾沙卡再遇挫折,導致原定進攻開羅,佔領埃及和蘇伊士運河的戰略無法實現,相信這時連希特勒都已經瞧不起義大利軍隊了。
這種情況下,墨索里尼還要立即發動新一輪攻勢本身就是一種弱智的行為。現在主弱客強,就算解決了補給,打下了埃及和蘇伊士運河,義大利人又能得到什麼?又能要求什麼?
這時義大利最應該做的是穩住陣腳,進行休整補充,竭盡全力提升義大利軍隊的戰力,否則憑義大利的表現,只會形成出力不討好的局面。在戰後利益的瓜分中怕更會處於極為尷尬的處境當中。如果是那樣,義大利參與這場大戰又有何意義?
義大利根本無法責怪德國或阿拉斯加,因為現在這兩國才是站在為首者的位置上,意大處充其量是從屬,那麼整場大戰,戰略上戰術上的決定,自然會首先考慮要阿、德兩國的需要,不可能因為義大利人就改變他們的總體戰略。
雖然他不知道阿拉斯加人是不是真的在推拖,還是真的沒有做好準備。但他知道阿拉斯加人絕不會放過擊敗英國、瓜分英國殖民地的機會和誘惑。
德波諾在自己腦子裡琢磨著這些問題時,墨索里尼顯然已經逐漸平息了心中的鬱悶和怒氣。
沒有辦法,他根本沒有能力強迫阿拉斯加立即出兵。如果憑義大利自己的能力無法解決問題,那麼就只能按照阿拉斯加人的意見,暫停北非的行動,進行休整補充。然後等著阿拉斯加人來實現這不知道是不是會實現的承諾。
不過北非行動遭受挫折,讓義大利,讓墨索里尼大丟面子,這個面子丟得太大了,讓他在盟友面前連頭都抬不起來了,這對於自尊心極強的墨索里尼來說是難以忍受的。必須儘快找回這個面子。
當然首先要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北非行動失敗,總要找一個人來承擔責任。
“格拉齊亞尼這個傻蛋,他不應該再呆在北非,從現在開始我要解除他的職務……嗯,任命巴斯蒂科為利比亞總督兼北非司令。”
德波諾一臉嘴角微抽,格拉齊亞尼雖然在北非的仗打得很差勁,但這其實並不能全怪格拉齊亞尼,至少在戰前,格拉齊亞尼已經數次直諫,認為意軍還沒有做好萬全準備,至少制海權未能取得,補給問題將會嚴重影響軍隊的行動,只是這些都沒有為墨索里尼所接受罷了。
現在行動失敗,責任要全由格拉齊亞尼背起來,這不見得就能服眾。不過墨索里尼既然這樣說了,德波諾也不打算說什麼了。他知道就算他反對也沒有用,而且說不得這對格拉齊亞尼也是一種解脫。
現在補給問題無法解決,北非行動無法進行新一輪攻勢,接下來也不知道要等到何時才能在北非找回面子了。這麼長的時間墨索里尼有些難以接受。
在辦公室來回走了半晌,最後立身在牆壁上的地圖前面,圍著義大利周邊看了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