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希臘。
希臘的經濟一直沒有太大的起色,經歷一戰之後雖然也有一些恢復,但與薩洛尼卡那飛躍式發展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到現在薩洛尼卡的人均生活水平起碼超過希臘幾倍以上。
想一想薩洛尼卡大部分原本就是希臘的領土,這裡生活著大量的希臘人,這樣一個具有極強吸引力的地方几乎每年都要從希臘吸走不少人口。到了後來無奈之下,希臘政府不得不專門立法,以杜絕希臘居民外移。但畢竟近在咫尺,加上阿拉斯人有意放鬆邊境管理。每年偷偷流入薩洛尼卡的希臘人仍然不少。到現在薩洛尼卡四百多萬人口當中,雖然有三分之二是華人及其他民族的人口,但希臘族仍佔近三分之一,這三分之一就是上百萬人以上。
而希臘現在全國也不過數百萬人口,所以薩洛尼卡的一百多萬希臘人不可避免的有不少與希臘國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或親戚,或朋友,或師生等等。
加上做為鄰居,希臘國民更是比任何人都清楚,阿拉斯加人統治的薩洛尼卡、塞普勒斯、敘利亞的生活到底有多好,那裡的人民到底有多富有。
對於不少國民來說,只怕都不可避免的產生一種想法,只要生活好,不受壓迫,管他是誰統治?雖然這種人絕不是會全部,但哪怕十分之一的人有這個想法,阿拉斯加人進入希臘後,希臘也可能面臨滅頂之災,抗無可抗。
而且讓科裡齊斯無可辯駁的是,他只怕還無法提出有力的理由證明阿拉斯加人統治這裡之後,希臘人將會喪失許多權利,將會受到壓迫。就連政治上的壓迫他也無法說明,他不能依靠這種理由喚醒所有人站起來,像反抗義大利那樣來反抗阿拉斯加軍隊。
因為薩洛尼卡的總督雖然是阿拉斯國內委派,包括塞薩洛尼基的市長也是由總督府委任。但他們同樣不禁止其他民族參政。像塞薩洛尼基距今前後已經歷五任市長,但其中卻有兩次是由希臘人擔任,包括現任市長伊格魯斯,雖然他是阿拉斯加公民了,但他仍是純粹的希臘族。
在薩洛尼卡的其他城市,在塞普勒斯也同樣不乏成為阿拉斯加公民的希臘人出任重要職務的例子。科裡齊斯如果提出政治迫害來喚醒國民反抗,只怕還會弄巧成拙。
如果拒絕最後通牒,與阿拉斯加開戰,也許唯一能做的就是以避免亡國失去主體民族地位來號召國民抵抗了,只是響應者不知道會有多少?
絕不會全部,而且可以肯定,一旦戰事失利,只怕有許多人又會打退堂鼓,真能一直堅持下去反抗阿拉斯加人的估計一半都不會有。
碰上一個這樣的敵人,科裡齊斯連哭得心思都有了。
當然,還有英國人支援,只是科裡齊斯知道,現在的英國就跟德國一樣,他們目前絕不會有太多的力量再來支援希臘了。除非英德海戰英國獲勝,並摧毀德國登陸部隊徹底扭轉戰局之後。只是那已經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而希臘,在阿拉斯加人的打擊下,只怕連半個月都難堅持。
科裡齊斯好半晌,才從座位上站了起來,這就是弱國的悲哀。
其實他也知道,三個小時已經說明了一切,阿拉斯加人其實根本沒有給機會給希臘。
三個小時,英軍就算同意撤離,又怎麼可能撤得及?只怕光是請示倫敦就不只花費三個小時了。而且很可能英國人一怒之下,會直接先下手為強,搶佔希臘,至少會佔據如克里特島這樣不與本土相連的重要島嶼或港口。那時就是神仙打架,希臘則被打得稀巴爛。
塞薩洛尼基西面相距約二十餘公里的塞爾亞市,這是阿拉斯加人當初登陸這裡時建立的第一個營地,後來逐漸發展成了小鎮。到現在這裡已經是薩洛尼卡的第四大城市。
這個擁有三十萬人口的城市是薩洛尼卡與希臘交界的邊境重鎮,做為邊境重鎮,這裡自然是商業較為發達的地區,極為繁華。除了規模比塞薩洛尼基小,論繁華,在巴爾幹絕對也是第一等的。許多希臘人進入薩洛尼卡都是透過這座城市。
不過做為邊境重鎮,在這裡希臘族的比例反而是最低的,希臘人進入這座城市後雖然不會遣送回希臘,但一般都會被移民局遷往其他城市,甚至塞普勒斯和敘利亞等其他領地。
在這個三十萬人口的城市,最大的民族就是華人,而且因為是當時阿拉斯加建立的第一個營地發展起來的,所以華人比例還相當高,超過80,也是阿拉斯加在各殖民地中,華人比例最高的城市之一。
當然,這裡也是一座軍事設施很多的城市,阿拉斯加駐薩洛尼卡的軍隊,有三分之一都駐紮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