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一日,第二方面軍四十萬大軍成功渡河,隨即切入伊希姆和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之間,七月二日兩城蘇軍聯絡被切斷,隨後即分別陷入阿軍重重包圍之下。
七月三日,第三方面軍推進到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和伊希姆西面,伊希姆和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周邊所有外圍城鎮全部被阿軍攻佔,兩城外圍城鎮超過二十萬蘇軍向阿軍投降,而戰死的居然不足四萬,其中倒還有大半是在逃亡過程中因自相踐踏等原因導致死亡,可見蘇軍抵抗意志之薄弱。
七月四日,第一方面軍第3集團軍和第二方面軍二十一及第三方面軍第27集團軍分別從北、南、西三個方向破入伊希姆城,該城十五萬蘇聯大軍隨即投降,烏拉爾戰區三大方面軍也終於首次全面會師。
七月五日,在西面、南面第三方面軍和北面、東面第二方面軍近百萬大軍收縮包圍的強大壓力之下,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的蘇軍鬥志全面瓦解,西岸方面軍司令基爾波諾斯派人出城洽降。
從七月六日起,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的最後三十餘萬蘇軍開始陸續出城向阿軍繳械投降。
七月七日,阿軍第五重灌集團軍以鋼鐵雄師開道,轟隆隆開入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這座近二十年以來長期做為蘇軍東線部隊最重要指揮中心的要塞重鎮。
基爾波諾斯的投降,阿軍開進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降下蘇聯鐮刀錘子旗升起三色星旗的那一刻起,也標誌著歷經五個月有餘的烏拉爾地區大戰徹底落幕,同時也可以肯定的是,這也將標誌著蘇聯在烏拉爾山以東地區的統治權正式結束,因為哪怕未來蘇聯政權垮臺,阿軍也不可能再將這片地區再交還給新的政權。
第703章 得罪人的活
七月七日,烏拉爾以東最後一支蘇軍投降,阿軍開進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烏拉爾地區的戰役結束,與此同時,同屬東線的另一大戰區——中亞,也進入了最後的關頭。
就在這一天,中亞戰區所屬聯軍各部開始向中亞蘇軍發起圍殲式的大總攻,從這一天的凌晨五點開始,在費爾幹納盆地的浩罕、曼納幹、費爾干納、苦盞(列寧納巴德)、撒馬爾罕地區的古都撒馬爾罕市、布哈拉、卡爾希、吉扎克,到處是炮火轟鳴,火光沖天。
在天空中一架架飛機盤旋呼嘯,向蘇軍陣地投下一顆顆炸彈,地面上喀秋莎火箭炮發射的集束式火箭彈拖著長長的尾焰尖嘯著一排排打到蘇軍陣地上,掀起陣陣煙雲,裹挾著碎片泥沙血肉直衝雲宵……
當然蘇軍兵力並不算分散,相應的這場圍殲槍炮聲最激烈的始終集中在少數幾個城市當中。
在費爾幹納盆地是費爾干納市和浩罕,在撒馬爾罕地區則是撒馬爾罕和布哈拉,這四個城市幾乎每座城市及其周邊都雲集著超過十餘萬人的大軍,其中費爾干納和撒馬爾罕的蘇軍更是超過二十萬,這兩城也是遭受著阿軍重點攻擊的中心。
在阿軍的圍殲方案當中,對其他蘇軍多以牽制或阻擊為主,而集中大軍攻擊這兩座關鍵性的城市,以實力而論,只要分別殲滅這兩個城市的蘇軍主力,那不管是費爾幹納盆地還是撒馬爾罕地區,蘇軍都將遭受致命打擊,也將失去所有鬥志,到時不難讓其他蘇軍就此放棄抵抗,就像烏拉爾地區的蘇聯西岸方面軍一樣。
到了這個最後關頭,並不需要去計較每一城每一地的蘇軍,只要把他們的主力殲滅,敲山震虎,迫使其他蘇軍投降,不但可以大大縮減戰爭的時間,同時也可以讓聯軍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假如先易後難,是不可能達到這樣的效果的。
以聯軍現在的兵力優勢而言,也不難做到在攻擊蘇軍主力的同時還能分兵對其他城市的蘇軍進行阻擊和牽制。
當然主戰場的戰鬥再快也不可能在短短的一兩日內結束,中亞戰區的聯軍雖有一百六七十萬之多,但論整體實力卻不能同烏拉爾戰區的大軍相比,這裡的蘇軍雖然被包圍,但也還不是西岸方面軍那樣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他們還有一定的縱深空間,他們此前儲存的補給也還能支援一段不短的時間。
所以攻擊發起後,目前還是屬於僵持階段,短期內,嚴石把目光投向了克拉斯諾沃茨克,三大咽喉,這是最後一個,是否能夠如期控制這裡,也決定著是否能夠將全部中亞蘇軍全殲的關鍵。
如果能如期控制這裡,也將令蘇軍失去最後一絲僥倖心理,因為失去這裡,蘇軍不管如何努力,不管他們如何發力反擊別卡巴德和查爾朱都沒有用,他們將始終處於包圍圈之中。這也將大大削弱蘇軍的鬥志,將為主戰場的戰鬥帶來對阿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