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來自那些保加利亞的軍隊。
9月19日,當那些新軍接到命令要求他們向索菲亞靠攏,去與擁有大量坦克,大炮的協約國軍隊拼命後,卻拒絕聽從命令,斐迪南一世數次施壓,最後不但沒有讓這些新軍屈服,反而迫使軍隊譁變。
雖然原因,過程與歷史及時間都有些不同,但結果卻與歷史一樣,歷史上的保加利亞最後也是因為國內的軍隊譁變而崩潰,最終成為了這場戰爭中同盟國方面的第一個失敗者,而在這個時空,同樣是因為譁變,斐迪南的統治走到了盡頭。
9月22日,譁變的軍隊成為起義軍宣佈成立共和國。斐迪南一世大驚失色下,只能立即指令他的內閣馬林諾夫政府派出代表團與起義軍進行談判,不料談判代表中的亞歷山大·斯坦姆鮑利斯基卻加入起義軍併成為共和國總統。這又是一次按照歷史軌跡前進的事件。
屋漏偏逢連夜雨,索菲亞城外還雲集擁有坦克巨炮的二十萬協約國大軍,而他自己的治下卻已經亂成了一窩粥,9月29日15000起義軍逼近首都索非亞,不是來解救索菲亞的,而是來向斐迪南一世施壓,要求政府宣佈退出戰爭的。
斐迪南卻再出昏招,向北城的德國軍隊發出請求,請求他們出面鎮壓起義軍,十萬德國對付二十萬協約國軍隊力不從心,但出動一點部隊對付這15000個起義的烏合之眾自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