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部分(2 / 4)

外,上面兩層供開會的地方平日可稱為冷清。

不過這一切在1940年1月28日這一天變得完全不同了,雖然並沒有增加太多人,但很吵很鬧,在六十八層最大的一個會議室內,正在召開一個會議。

會議的內容是關於芬蘭加入海約組織的表決。參加者除了海約組織的成員國和觀察員國,還有一些比較有名的團體組織,甚至有志願者個人參會,當然都是受到了特別邀請的,在這次表決開始前,各支援國和反對國都有代表上臺發表演講,進而引起爭論。

那些受邀團體雖然沒有投票表決權,但他們詭異的獲得了上臺演講的資格,而這些受邀參加的團體或個人當然大部分都是支援援助芬蘭的支援派。而反對派倒大部分集中在海約組織的成員國內,這些國家當然首先考慮的不是個人情感,而是政治風險。

支援派們自然是認為應當將芬蘭納入海約組織,因為海約組織的名稱是什麼,就是反侵略和互助,而現在芬蘭很明顯是遭到了蘇聯侵略,這一點連已經不具備多少權威的國聯也證明了,因為蘇聯已經被國聯開除,開除原因自然就是因為他們入侵芬蘭。

那麼以反侵略,維護世界和平,維護人權為宗旨的海約組織卻拒絕將芬蘭納入海約組織,而且還是在芬蘭幡然悔悟,主動再次提出入約申請的的情況下予以拒絕,那麼組織的宗旨還有什麼說服力,海約組織將不過是成為另一個國聯罷了,而且是影響力遠不如國聯的搞笑組織。

而反對派反倒提不出太好的反駁觀點,畢竟反對派們從自身國家政治安全考慮,屬於一種片面客觀的擔憂,這不是基於整個海約組織的宗旨來考慮的。

會議開的很熱鬧,但一個上午都沒有什麼進展,中午休息時,再次從芬蘭回到阿拉斯加履行大使職務的利特馬寧緊急會晤了海約組織幾個主要國家的代表,包括參會的阿拉斯加國務卿林國民及外交部長楊國平,還有中國,保加利亞這兩個常任理事國的代表,還有影響力較大的土耳其代表,甚至包括哥倫比亞這個觀察員國的代表都進行了會晤,雖然哥倫比亞是觀察員國,沒有投票權,但他們目前是入約的中南美國家中實力較強,地緣政治實力較雄厚的國家,若他們上臺發表支援芬蘭入約的演講,是可能為芬蘭爭取其他幾個中南美成員國的支援的。

下午……會議再次召開,但出人意料的是,下午的會議程序卻大大加快,保加利亞和中國這兩個常任理事國都開始傾向接受芬蘭入約,反正不太可能直接介入蘇芬衝突的哥倫比亞等幾個中南美國家也表示了對芬蘭的同情。

而阿拉斯加則由原本的反對,開始選擇了中立,但也沒有表示支援,詭異的是,事實上唯阿拉斯加馬首是瞻的尼加拉瓜和哥斯大黎加兩個小國這次居然跟阿拉斯加唱起了反調,也表示了對芬蘭的同情,認為只有接受芬蘭,並向他們提供援助,才能保持海約組織的權威性,也才能成為全球各國所認同的一個能確保世界和平的國際性組織,才能維持、實現組織的首要宗旨。

而堅決的反對國只有一個,凡事與保加利亞唱反調的土耳其,土耳其非常隱晦的向其他各國代表提出了警告,認為接受芬蘭將把組織內其他國家拖入戰爭漩渦,如此,受到戰爭傷害的就不只是芬蘭,而將會有更多的國家人民將會經歷戰爭的苦難,戰爭不但不會消失,反而可能讓戰火越燒越寬。

海約組織可以本著道義的觀點對蘇聯進行譴責,甚至對芬蘭進行一些力所能及的物資、人道援助,但不應接受芬蘭緊急入約,這等於是直接向蘇聯宣告,海約組織要插手芬蘭戰爭,等於直接在向蘇聯宣戰。假如芬蘭是當初會談時就入約,那麼現在土耳其一定會支援對芬蘭進行直接的援助,哪怕是軍事援助,但在遭到侵略的中途緊急申請入約,那麼海約組織拒絕,以避免將戰火燒得越來越寬是可以理解的。這個選擇很讓人痛苦,但卻是對其他海約組織成員國負責任的態度。

應該說土耳其的反對觀點也是得到部分國家認同的,支援派和反對派大有再起爭論的時候。擔任輪值主席的阿拉斯加外長楊國平直接起身道:“我們不應該再進行無謂的爭論,海約組織是一個尊重任何成員,允許發表任何觀點的民主組織,但民主也要有一個結果,既然大家各有各的看法,那麼我們就進行一次民主表決,民主表決將以佔多數票的觀點為最後結果,所有應毫無異議的執行表決結果。”

楊國平這一說,會場頓時安靜下來,直接進入了投票表決程式,那麼不管是同情的,支援的,還是反對的,或者是棄權的,這時就是一錘子買賣,再多的爭論都沒有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