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沒有太多想法,沒有什麼主見,這反而更可以保證他們按照我們所需的兩個原則行事。”
王寵惠笑著說道:“其實我認為在絕對實力面前,就算他們有想法,也不敢掀起風浪,而且不管怎麼說,接下來中亞五國新立,已經徹底背叛蘇聯,他們此時唯一的靠山就是我們,而且想要他們這個國家領導人當得名符其實,就必須不遺餘力在中亞宣揚脫離蘇聯實現獨立自主思想,掀起民族運動的高潮,這勢必給蘇聯人沉重一擊,我相信中亞的戰局也許會比我們預想的結束的更快,我們只要等待好訊息就行。”
葉楓也深以為然,微笑道:“好訊息嘛,我想接下為應該不止一個好訊息了。烏拉爾戰局現在也應該有了一個比想理想的進展了。”
……
科克切塔夫,這個事實上已經在地圖上提前劃到了阿拉斯加範圍之內的小城,在哈薩克語的意思中是為“微帶綠色的山”。
這座現哈薩克北部城市,位於哈薩克最北部的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和阿克莫拉之間的科克切塔夫高地的北緣,科巴湖沿岸,是哈薩克縱貫鐵路和中西伯利亞鐵路的交匯處,公路四通八達,鐵路縱橫。
雖然跟哈薩克北部大部分城市一樣,人口並不算太多,只有約10萬人,其歷史也不算太長,1824年建為哥薩克鎮。1862年建市。從這幾年開始蘇聯在這裡了進行大規模墾荒,促進了城市的發展。並建有儀表、輸氧裝置、汽車修配乳品、魚品加工等廠及肉類加工聯合企業等中小型工廠。但嚴格來說,在整個蘇聯,這也是一座經濟實力並不雄厚,但交通四通八達的城市,起眼但並不亮眼。其交通發達程度不下於阿克莫拉。
當然現在的科克切塔夫這樣的交通發達城鎮,也跟這裡的其他同類樞紐性城鎮一樣,雲集了大量軍隊,並且同樣正在面臨戰火的直接威脅。
阿拉斯加第八、第14集團軍兩個主力常設集團軍達十六萬人已經對科克切塔夫進行了長達近十天的攻擊。
只是這種攻擊有些讓人奇怪,居然是一天比一天弱,兩大集團軍剛到這裡發起進攻時,攻勢極為兇狠,但此後幾天火力就逐步減輕。到現在,更是變成了例行的炮火、飛機遠距離轟擊。地面進攻已經非常之少。
不過科克切塔夫雖已經有蘇軍二十餘萬人,但他們並不敢主動出城發起反擊,哪怕他們已經知道阿克莫拉近六十萬軍民正在向科克切塔夫撤退,且撤退這麼多天來,不斷遭到阿軍圍追堵截,科夫切塔夫的軍隊也不敢主動出城接應。因為他們擔心這是阿拉斯加人的詭計。
阿軍本來完全可以提前直接截斷阿克莫拉至科克切塔夫的交通線,包圍阿克莫拉大軍的,但阿軍並沒有這樣做,所以科夫切塔夫的守軍擔心這是阿拉斯加有意露出的破綻,以陰科克切塔夫軍隊離開堅城,然後在野外加以消滅。
畢竟阿軍有這個能力,除了第八、第14集團軍,阿克莫拉和科克切塔夫中間的馬金卡一帶還有一個第18集團軍正在沿途襲擾阿克莫拉大軍的撤退。此外東面的第19集團,西面的第29集團軍正如一隻大鐵鉗向著馬金卡和科克切塔夫鉗來。若科克切塔夫的軍隊再出城,反而可能讓自身也陷入包圍圈當中,這樣不但救不出阿克莫拉大軍,還可能連帶著丟掉科克切塔夫這個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僅存的南面屏障了。
那樣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就等於徹底向阿軍敞開了大門,整個蘇軍額爾齊斯河西岸防線都將徹底崩潰,所以他們只能嚴守堅城,焦急的等待著,祈禱著阿克莫拉大軍能夠靠自己的能力突破阿軍的攔截回到科克切塔夫。
當然這樣一來,倉惶撤退的阿克莫拉大軍的處境就極為艱難了,雖有六十萬人,但其中有近十幾萬是在阿克莫拉收攏的民夫及部分自願隨大軍撤退的普通平民。隊伍綿延數十公里,但這樣一股龐大的兵力卻在鐵路線上寸步難行。
德尼索夫已經快要急白了頭髮,雖然早就預料到阿軍不會讓他們順利的撤退,但他們還是低估了這種大規模撤退的難度,也低估了阿軍快速反應並攔截的速度。
3月28日開始撤退,到現在已經足足過去了七天,而按照正常急行軍速度,他們甚至只需要兩天就能回到科克切塔夫,如果坐火車和汽車,他們甚至只需要幾個小時。
但現在的事實是,七天時間,他們精疲力竭,卻仍然還距離科克切塔夫有數十公里,也就是說七天時間,他們居然只走了三百多公里的路,這還是因為最開始透過火車和汽車代步,運送了部分軍隊開路,打通了前進道路才取得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