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2 / 4)

小說:問題官員 作者:辣椒王

好色都成為其人生的特點,被警方用於偵破案件,卻在十多年裡安然度過,這證明*監督機制失靈,相關紀律和制度對他幾乎失效。

據報道,米鳳君為了保住官職不丟和違法不被查處,不停地向有關領導行賄。這大約正是他十多年挺而不倒的主因,也是監督機制失靈的主因。如果在他腐化人生的背後,沒有其他同盟者和保護傘的存在和支援,他斷然難以在十多年裡持續地腐化的。他不是一隻孤獨的碩鼠,他決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而很可能是一群碩鼠與他一起“戰鬥”,這其中,包括部下田忠。部下怕被判死刑而供出上司的現象,再次折射出我國反腐監督體制的短板。近年來,一些鉅貪時常被偶然因素“供”出來:北京副市長劉志華的情人將二人*錄影帶寄給相關部門,使劉案發入獄;重慶巫山縣交通局原局長晏大彬藏有千萬受賄款的住房廚房水管爆裂漏水,樓下住戶報警後修衛生間時*大案驚現……還有一再出現的二奶反腐、情人反腐、原配反腐,說明對官員的監督機制成為擺設,難以擔起反腐大任。

*是權力失去監督的結果。如果不能改進位制度,將權力進行馴化,僅依靠這種偶然因素反腐,必然會讓更多*者成為漏網之魚,長期為害社會,從而反*形勢將更加惡化,難以讓政權恢復廉潔性。

姜人傑:創大陸貪官之最(1)

姜人傑的落馬,令不少蘇州政界人士頓覺蒙羞。有人稱這宣告了蘇州“百官共廉”神話的結束。此前曾有媒體稱,蘇州20多年來市(地)委書記中未有人因*問題受過處分;近10年來,蘇州市歷任市委書記、市長、人大常委會主任、政協主席以及屬下各縣級市四套班子的一把手,前後近百人,任職期間也無一受過黨紀、國法的處分。

姜人傑被“雙規”的次日凌晨,*蘇州市委即召開由蘇州市及所屬各縣(市)區的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一把手”參加的緊急會議,並召開姜人傑原分管部門的領導幹部會議。

會議重申:全市幹部不準插手經營性土地出讓、建設工程招投標、產權交易等重大事項的正常進行;不準以任何名義收受與其行使職權有關係單位、個人的現金、有價證券和支付憑證;不準利用權力為配偶、子女以及身邊工作人員牟取私利;不準大操大辦婚喪嫁娶事宜,並藉機斂財;不準用公款相互宴請,大吃大喝。

然而,姜人傑的“東窗事發”出乎不少人的意料。在他們看來,姜人傑聰明能幹,為蘇州的經濟建設和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姜的形象也一直比較正面。

姜人傑生於1948年,是地道的蘇州人,2001年開始擔任蘇州市副市長,分管城建、交通、房產開發等13個領域,同時兼任蘇州城市建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和蘇州市高速公路建設指揮部總指揮。2002年9月20日,姜人傑首次來到落成不久的蘇州市行政服務中心現場辦公,就一直從上午9時30分至下午3時10分,連續5個多小時呆在“中心”工作。當時姜人傑的行為還被稱道為“充分體現了政府親民為民的良好形象”。

“土地爺”的政績

蘇州地產的起步和高速發展與姜人傑不無關係。就在2001年其上任當年的10月份,姜人傑開始對蘇州城市用地的出讓方式進行重大改革,將原實行土地有償使用、協議出讓的做法,轉變為經營性專案用地一律以招標拍賣或掛牌交易的方式供給,建立了統一規劃用地、土地儲備收購、土地市場交易等與市場經濟發展相一致的供地制度,併成立了蘇州土地儲備中心。

一直以來,土地拍賣都是房產市場的“晴雨表”,蘇州的房價這幾年也直線上升。據瞭解,2001年蘇州的房價平均值還只是1700元/平方米,而根據江蘇省統計局最新的統計資料表明,2004年蘇州的房價已經躍居江蘇省13個省轄市中的第一位,平均價格為3127元/平方米,在南京之上。事實上,2003年蘇州市區房價就已達到3700元/平方米。

2003年12月20日,在蘇州首屆“地產日”上,姜用“房價越是低,越是賣得慢;房價越是高,越是賣得快”,來形容蘇州地產近年來的轉變。他還說,政府不希望房價下跌,房價下跌意味著大部分擁有房產的人的資產縮水,這與大部分人的利益是不相符合的。

2004年6月18日,在“2003年蘇州市房地產開發綜合實力20強”排名風雲榜授牌儀式上,姜人傑再次強調房地產業對於蘇州經濟的支柱作用,指出:“政府是不會讓房價走下坡路的”。

資料顯示:截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