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擒拿敵人為奴隸,總數約十萬,是西夏的精銳部隊。西夏還有在編地方軍50萬人,這些人不脫離生產,打仗為兵,不打仗為民。總來說西夏屬於全民皆兵的軍事制度,而這種制度很大反映了其社會特點,那就是還存在在遊牧和奴隸制中。
根據皇家報發來的報道,在邊境永樂州,西夏軍隊囤兵八萬,在靈州囤兵五萬。而韓世忠的總戰鬥部隊不到十二萬,這還包括被其精簡為運輸部隊的四萬人。但西夏麻煩的是,吐蕃在阿柴地區集結了三萬人,而遼國大同府也不安靜。
吐蕃還是部落型國家,部落對中央命令不愛聽從,這三萬人是吐蕃六穀部潘羅支首領的下屬。潘羅支是宋朝廷認證的鹽州防禦使兼明州西面都巡檢使。吐蕃和大宋一直有共同防邊的軍事體制,防邊防的就是西夏。
而遼國其實還在觀望,朝廷還在討論要不要幫宋人打仗。條件很優厚,控制一個州,事後可把此州賣給大宋10萬貫。內部反對聲音主要來自武將,他們認為不應該在和金對持階段,再去幫宋的忙。而且一旦他們威脅到西夏,對付他們很可能是三萬精銳的衛戍部隊。
看似大家都佔不到什麼便宜,但宋卻多了兩樣秘密武器。第一是韓世忠這名將領,第二就是火藥武器的第一實戰。韓世忠已經針對火器設定出了陣形,比如分了擲彈軍、破城軍、防禦軍三個專門兵種出來。韓世忠上表說,自己可以戰勝超過一倍的敵人。
……
陽平商業協會有意思在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