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部分(2 / 4)

小說:千宋 作者:匆匆

要麼品行不端,要麼懦弱無能。總之是沒當儲君的料。

一名列朝王爺李綱說自己兒子是飯桶大怒,衝過去抓了李綱就打,邊打邊罵:“我趙家子弟都是太祖皇帝的骨血,你憑什麼指點。”

“來人!”趙玉不同聲色道:“分開他們。”

兩名內衛立刻上前拉開擋住,李綱很是狼狽。但立刻回到自己位置,低頭不說話。趙玉道:“立誰為儲君是趙家的事,但立不立儲君就是朝廷的事。毆打一品大臣,不知國法家規,口出狂言,不知是非。將王爺交大內處置。”

“是!”這就看出趙玉的威信,王爺不敢說一句跟著走,百官和在列王爺也不敢求情。

趙玉道:“既然說了規矩,就得按規矩來。李綱沒有誣陷,都是真憑實據。如果不是你們自己兒子都不爭氣,至於被人在這裡說嗎?李相,你說完了嗎?”

“回陛下,還沒有。”李綱出首繼續說,他本人並不反對立儲君,但必須立有德才之人。最少在這批大學畢業生中沒有一個合格。所以他希望再讓一批皇家子弟進大學兩年,實習一年再說。所以暫時不立儲君。

兩邊辯論完畢,開始投票。本次投票比較先進,用黑白子投。同意的拿白子放在缸裡,反對的拿黑子。最後數下缸內黑白子的數量就可以得到答案。

趙玉表現的態度似乎很客觀,但已經很能說明問題,所以本次投票基本沒有懸念,黑子以絕對的優勢否則冊立儲君。

退朝,趙玉離開。一王爺很不滿意道:“這算什麼意思?”

一後走大臣道:“雖然本朝不以言治罪,但王爺對皇上態度似乎太不恭敬了。”

“你誰啊。”

“清議大夫陳東。”陳東道:“王爺不用動怒,因為下官說的是實話。”

陳東根本就不畏懼,王爺左右看了一下,大家都不理會這邊的小糾紛,紛紛退朝。一個老王爺道:“老十六,你還看不出來嗎?皇上要限我們的權,聽哥哥的話,左右不虧待咱們,別再管朝廷的事。”

“真這麼絕情?”王爺不相信,趙玉剛篡位時候,是得到了王爺們的支援才能這麼順利的。

“皇上開始重職不重官了。她希望象我們這樣身份尊貴,但沒有實權的人,最好少說話。要說話也按規矩說話。”老王爺道:“你要是有能耐,就弄幾個像樣的兒子出來。”

宋官職分官、職、差遣。官就是拿俸祿的標準,原來官是比較看重。而職和差遣就是實際工作,但兩者也有區別。職,就是長期負責XX事務。差遣,比如知陽平縣令,屬於暫時的派遣,三年一期,一般六年或者九年一換。大部分是換縣調任。差遣乾的好,運氣不差的情況可能會升到州里當職,當然也有回京的,各種各樣都有。只有官,沒有職和差遣,是無所事事的。有官無職的人,一是因為調任回京後還沒有安排,一是因為王爺這樣皇家人物,一是老邁糊塗之人,還有就是有官職的因為犯錯等各種原因被剝職,又不重新安排職位這樣的人。

老王爺清楚瞭解,趙玉不僅要限制地方和朝臣的權利,還要限制皇族的權利。相同的比如戶部尚書的權利就加大了,對一件事沒有關聯的非上司部門,即使官再大,也不能過問。當然,李綱總領三省,是所有官員的總上司。副相就差多了。如同市長和副市長。市長什麼都能管,副市長多是負責一個領域,衛生、教育等等。

……

歐陽到了已經收回的燕雲十六州就感覺到了戰爭的氣氛。歐陽是N次,而展銘是第一次來這些地方,還有有些震撼的。見尾不見頭的物資井然有序,廂軍雜而不亂。重重設卡,盤查物資和行人。

出燕雲後,就可以看見四處駐紮的軍營。歐陽很耐心解釋:“這後方都是休整部隊。比如守城三個月,就撤換下來休整。還有就是訓練新兵,維持一定區域的穩定。一旦有大戰,他們就成編制在自己主將帶領下,朝命令點出發。他們所在的位置在大軍主帳中都有標示。有專門中軍派出來巡查的斥候,看這些部隊是不是都在標示上。這就是統籌打仗。”

“身為一個大帥,不僅要知道自己各部在哪個地點,還要熟悉地勢和部隊馬匹後勤配置,要估計出自己部隊幾天後能接到軍令,幾天後能預定地點出現。”歐陽道:“每個單位都有自己傳令牌,皇上和大元帥用的是銀令,樞密院用的是銅令,各路主將用的是木令。還有字驗規定,打仗前規定了暗號,避免軍令落敵手被利用。”

“後勤的供應主要是戰馬、糧草和兵器三項。糧草是按倉為單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