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部分(1 / 4)

小說:千宋 作者:匆匆

得當,但其出發點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可以考慮不處罰,或者輕罰。商議大夫蘇千更是提議,由群臣來表決此事。

這時候陳東上書,直稱歐陽是亂臣賊子,其心中沒有君父,是為大逆。這說法是有根據的。古代人思想把國家和君主混合在一起。君主也認為國家是自己的國家,比如李唐天下,趙家天下等等。忠君就是其中衡量是不是一個好臣子的一個標準,而歐陽不僅在這事,還在很多事上並不考慮趙玉的地位,而是認為對的就做了,這在當時是不行的。對的事和該做的事,兩者之間是沒有必然的聯絡。相反,你做了錯事,但是得到了君主的認可,那你就是良臣。比如說秦檜,他做的很多錯事,但是那些事是符合君主或者說統治者的利益。

陳東朝上上表讓很多人不滿,但是卻對了趙玉的胃口。但如果真按亂臣賊子來辦,她又捨不得。而這時候發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太學六百名學生上書中書省,要求罷免陳東清議大夫之職,理由就是陳東上表歐陽亂臣賊子一說,沒有經過太學清議,是陳東的一家片面之言,不能代表太學清議的意見。

設立清議大夫和商議大夫的職位,當時確實有這樣的規定。李綱按照規則,把太學生另選的清議大夫名字,和罷免陳東職位的表章一起送到趙玉的面前。但大家都沒想到,趙玉很無理的駁斥了太學生,這讓太學生很不滿。集體圍了宮門,要求按照規矩撤換清議大夫。

陳東是目前唯一最有力支援趙玉的人,趙玉當然不想看到其被免官這麼尷尬的事,但是現在事更尷尬,不撤換就代表自己言而無信。

最後事情被鬧開,幾天後趙玉只能是罷免陳東清議大夫之職。

新任清議大夫在他參加第一屆朝會上歷數了歐陽的貢獻,而後也說明了永興軍路行動的正確性和正義性。他們都是有學識的人,知道遊牧民族給中原帶來的從來只有災難,從來沒有幸福。所以新任清議大夫完全贊成和認同歐陽的做法,並且表示,事實沒有因為調動永興軍路,而給對遼戰爭增加麻煩。所以清議大夫要求判歐陽重大過失之罪,罷官棄用。或者是開朝議。

二十幾名臣子出首附和,請趙玉重視清議意見。

“你們這是逼宮!”趙玉冷道:“朕開朝議不是讓你們逼宮,而是糾正朕可能做的不正確的事。”

“回陛下,臣不敢逼宮。但是陛下也說開朝議是為了讓陛下不做錯事,不做一些昏君做的事。歐大人乃是大宋棟樑,功績顯赫。其為大宋建功立業,但卻不求回報。當說此事,歐大人確有不當之舉,但是其一片赤誠之心可見。陛下如果按陳東所書,定歐大人為亂臣賊子而殺之,恐怕天下人都不服。”諫議大夫回答。

“這天下是我趙家的天下,不是你們的。”趙玉道:“歐陽有什麼罪,朕說得算。再者,此事是刑部、大理寺之事,並非關乎國家的大事,按照規矩,沒有必要投票。”趙玉沒想殺歐陽,但是別人並不知道。大家看皇帝這態度,就感覺歐陽很危險。不過趙玉也不能明言。

沉默許久,一個膽大的官員道:“太祖雲,天下和士大夫共治之。”

“夠了,退朝!”

朝會草草結束,如果是這樣也就算了,畢竟趙玉威望很高,最後就是她說得算。但是當天晚上發生一件轟動朝野的大事。新任清議大夫被人刺死街頭。趙玉收到訊息大驚,立刻命令開封府連夜緝拿兇手,折騰了一夜,抓捕三十多名嫌疑人,但都無法確定誰是兇手。

下一次上朝,趙玉就明顯感覺到氣氛不對,有十多名最支援清議大夫意見的臣子稱病不朝。而來的,全都不說話。雖然沒有人再為歐陽辯駁,但是趙玉感覺非常不安。趙玉終於先開口問:“清議大夫的案子怎樣了?”

開封府尹回答:“抓捕的三十多人中,基本不可能是兇手。”

“你吃乾飯的啊?”趙玉道:“李綱你有什麼看法?”

李綱出來猶豫了好一會道:“陛下,市井傳聞,在清議大夫死的附近,看見過兩三名內衛。”

“……你這話是什麼意思?”趙玉喝問:“難道是說朕派人刺殺的清議大夫?”

李綱忙道:“陛下,市井傳聞而已。”

“……”趙玉默然,雖然李綱口口聲聲說是市井傳聞,但看朝上這架勢,大家比較願意相信是自己乾的。小人都被剔除的差不多,趙玉這才知道,朝廷中不能全部是良臣能吏,小人也是必須要有的。可惜三個小人都被歐陽弄死了,不過就因為歐陽弄死了這三個小人,朝臣們才更會對歐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