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聚集上海藝術劇場,不是開會,卻是觀看上海淮劇團上演的淮劇新戲《海港的早晨》。淮劇,又名“江淮戲”,流行於蘇北、安徽和上海一帶。雖說淮劇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不過,畢竟流行區域有限,影響也有限。這天,嘉賓盛讚《海港的早晨》,劉少奇等還和劇團全體人員合影,成了上海淮劇團歷史上的難忘的一日,難得的殊榮。
淮劇《海港的早晨》引起劉少奇的注意,是因為幾個月前周恩來總理在上海黃埔劇場看過這出戏。周恩來讚揚這出戏,說道:
“感謝你們演了這個好戲,你們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在舞臺上反映青年問題的戲有《年青的一代》、《社長的女兒》、《千萬不要忘記》……說明當前教育青年的重要性。”①
①葛昆元,《江青一夥插手(海港)我見我聞——記上海灘劇團李曉明談話》,《上海灘》一九九一年第六期。
訊息飛快地傳入江青耳中。頻繁出入於上海的江青,不聲不響混在普通觀眾中,連看了三次淮劇《海港的早晨》!
正忙於“京劇革命”、正忙於樹“樣板”的江青,看中了《海港的早晨》。要讓工農兵佔領舞臺,她手中正缺乏“工”,而《海港的早晨》恰恰是寫碼頭工人的。
剛剛結束了北京的京劇現代戲觀摩,江青惦記著淮劇《海港的早晨》,忽忽匆匆又趕往上海,下榻於錦江飯店——跟上海藝術劇場只一步之遙。
淮劇《海港的早晨》編劇李曉明這樣回憶當年的情景:
突然,有一天團裡通知我:下午到錦江小禮堂參加一個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