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名字大人也曾聽說過?”
“哈哈……”
知州大人笑了兩聲:“既然有這等人物,本官倒要見識一番……江先生,請陪本官去吧。”
江中流心知有些不對,但總還抱著僥倖心理,那俞國振驕縱輕狂肆無忌憚,見著知州只怕也是同樣傲慢無禮,會將知州徹底得罪。因此他乾笑道:“大人才到沒有兩日,便要親訪民情,實在是為官之楷模……不過那俞國振一慣驕橫,若不多帶些人馬,只怕他會對大人不敬。”
“無妨,無妨,你給本官帶路就是,本官倒不相信,在欽州府有人會如此囂張。”新知州道。
這兩日江中流與新知州打交道,覺得此人還算和善平易,因此雖然心中有些疑惑,卻還沒有太過擔憂。知州雖然說不要帶太多人,可那也只是說說,他還是帶了數十名隨從一起。
從欽州府到新襄,陸路只有二十餘里,水路要遠些,但水路省力,因此他們一行是乘船。當船進入漁洪江,經過長墩島時,他們便已經看到一座高高的紅色塔樓了。
那是俞國振下令在山頂上建成的一座磚塔,所用的紅磚、水泥,都是窯場自產,因為塔是立身於一座山嶺之上,所以顯得比較高。這座磚塔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充當燈塔,便於夜晚船舶航行。
磚塔所在的小山之下,便是新襄寨,木板的圍牆被統一刷了水泥,外觀上顯得灰撲撲的,但給人一種堅實可靠的感覺。如今窯場每日平均下來,大約可以產出五千斤以上的水泥,其產量已經足夠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