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要知道自從虎衛擴軍之後,一個普通士兵一個月是十五兩,夥長一個月的待遇也只是二十兩——當然,對於虎衛來說,他們的收入是純得,不象船匠或工人,還要用收入支付自己的生活費用,更重要的是虎衛都知道,他們今後的發展前途要遠勝過普通的新襄市民。
自然,造船另一個急需的是材料,也就是木材。俞國振高價向安南各方勢力購買木材,然後經水路拖到窯場進行烘乾處理,充分利用鐵坊的窯溫,這就可以為製造海船提供充足的材料。另外,大量使用鐵釘、鉚釘,也算是造船工藝上的一個進步吧。
同時鐵器工坊開始研製鋼製龍骨,為下一代戰艦做技術儲備。
俞國振並不知道所有的技術細節,但他知道技術的發展方向,知道大致的外型,手中有一批經過他點撥後可謂這個時代最強的能工巧匠,又有充足的資金給他們去折騰,因此很多時候,他都可以提前進行技術儲備。
擴充海軍之外,便是針對此次京畿之戰進行總結。雖然此前小規模低層次的總結,已經在各隊各營之間進行過了,但全面系統總結還沒有進行。針對此戰中的經驗教訓,最終總結出三條非常重要的經驗:首先是虎衛的火器優勢必須儘可能增強;其次是有炮兵相助的火器部隊擁有極大的優勢,故此虎衛中有必要設定專門的炮營;再次不可忽視冷兵器的作用,但虎衛原先一枝火槍一柄長刀的裝備,在實戰中顯得有些累贅。
這三條經驗彙集於一處,還是進行武器改進的意思。經過實戰反覆使用之後,虎衛對“虎衛乙”型火槍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進意見,比如說重量還嫌過重,比如說火繩的成功點火率只有一半左右,戰場之中需要頻繁更換等等。
這些改進意見,最終因為一個人的到來而得到了解決。
“畢侍郎著實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能見到這自發火真的造出,老朽此生無憾了。”一臉紅光的畢懋庚捋須大笑。
“燧發槍”。
這個解決掉問題的並非是俞國振,而是畢懋庚。嚴格來說,是畢懋庚帶來的一張圖紙。在退休致仕之後,畢懋庚就一直潛心於火器研究,他是個唯武器論者,認為要對付流寇和建虜,所能依靠者唯有大明的火器。在襄安見到虎衛乙型火槍之後,他便開始著手將自己的自發火想法與虎衛乙型相結合,並且先後繪製了六份圖紙,最終在新襄武器研究所的協助下,挑出了其中一份進行改進。雖然它還不是十分細緻,但以新襄如今強大的金屬零件生產能力,僅僅是半個月時間,便拿出了各種規格的樣品十件,最後確定了其中一件為虎衛丙型。…;
虎衛丙型燧發槍長為四尺七寸,重七斤,另配有卡口,可以安裝刺刀。在裝上刺刀之後,全長達到六尺二寸,也就是一米八六左右,算得上是一枝長矛了。因為槍膛和火藥沒有改進,所以火銃的有效射程和精確度,比起虎衛乙並沒有太大變化,最大的變化是在射速之上,原先最熟練的虎衛火槍手,也需要約二十七秒才能完成整個射擊過程,而現在這個速度減到了二十秒左右;另外,原先有將近一半的擊發失敗率,在使用燧發擊發後,也降到了一成五左右(以上資料來自山雞桑大作《東寧記》中的孫氏銃)。
“畢侍郎於此火槍上立有殊功,俞某必向陛下上書,為畢侍郎請功。”
“下官老矣,又無起復之意,請不請功,都沒有什麼,若是南海伯能以此火器多殺幾個賊人,少傷幾名將士,畢某就心滿意足。”說到這裡,畢懋庚抬起眼,望著俞國振:“只是有一件事情……”
“畢公請言。”
“這虎衛丙型火槍的圖紙,還勞煩南海伯獻與朝廷,著工部、兵部督造。”
說到這裡的時候,畢懋庚深邃的眼裡,閃過一道奇光。
他是隨著俞國振一起乘枕霞號來的新襄,俞國振到金陵去,除了為得勝歸來的將士舉辦凱旋儀式之外,另一個目的就是接這位當代的武器設計大師去新襄。他到了新襄之後,感覺到此地與大明別處不同的氣氛,也稍接觸了一些新襄公開的秘密。這讓他在設計改進虎衛丙的同時,也感覺到了一種憂慮。
他並不懷疑俞國振對大明的忠誠,可是新襄虎衛、百姓,是不是象俞國振這樣忠誠,會不會有人為了圖謀富貴,而做出將黃袍披上俞國振身上的事情?
“此圖當由畢公獻與朝廷才是。”俞國振坦然應答。
三七零、碧海青天弄玉簫(一)
除非俞國振能狠下心來將畢懋康囚禁或者乾脆處死,否則他根本無法阻止圖紙的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