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濟民來了?快快讓他進來,密之,你別在外頭纏著他!”
果然,方孔炤聽到俞國振來的訊息,也極是歡喜,甚至可以說稍有些失態了。俞國振與方以智到了他書房門口,便聽得他的笑聲,緊接著,他自己也出現在書房門前。
他是長輩,又一向自持,這次迎出門來,當然是因為俞國振為國為民立有大功。俞國振慌忙行禮,連道不敢,方孔炤卻笑道:“你帶著二百人便敢向著流寇大軍衝陣的,還有什麼不敢,莫非老夫比流寇還可怕麼?”
“非畏伯父,畏忠義耳。”
俞國振小小地拍了他一記馬屁,果然,方孔炤更喜:“果然,史道鄰說你嘴尖牙利,倒不是全無來由……快進來與我說說前線之事,克鹹雖是有信來,卻是語焉不詳,朝廷的塘報又不可信,恰好你這正主兒來了。”
俞國振進來用茶之後,便將柘皋河之戰的經過說了一遍,他沒有誇張,也沒有遮掩。方孔炤不比一般庸官,他雖然話不多,目光卻是極敏銳,人情練達世事洞明,許多時候,俞國振都希望能得到他的意見。
“你既無心出仕,將這功勞讓出也是好的。”聽得俞國振將功勞讓給了自己女婿孫臨,方孔炤倒沒有矯情,他略一沉吟:“此事是克鹹承你之情了……不過,濟民,你為何就是不出仕?”
“伯父既是問起,小侄便實說了。”這個問題,俞國振也早就想解釋,以免方孔炤懷疑:“當今之世,實非小侄出仕時機。”
“哦?”
“小侄若是出仕,唯有武職一途,受制於人,奉命奔走。小侄性子狷介,豈是受庸官所制、濁吏所挾?但朝廷法令,天子之威,雖一刀筆吏,亦可為難小侄。”俞國振笑道:“伯父希望小侄出仕,無非是怕小侄這身本領不為國所用,但小侄倒是覺得,保持自由之身,更利於小侄為國效力。”
“你所說的為國效力,就是效仿虯髯客於海外自創基業麼?”…;
俞國振在給方孔炤的信件中提到了他在會安的基地事情,對於他擅自在他國奪城佔地,方孔炤此前雖未提起,心中卻是老大不快活,這一次直接問起,也不足為奇。
“道不行,吾將浮槎於海外。”俞國振先是說了一句孔子之話,當方孔炤捻鬚輕輕笑了一聲後,他便知道,自己錯了,比起掉書袋,自己哪裡會是方孔炤的對手,因此不待方孔炤開口,他又飛快地說道:“小侄這也是不迫不得已,如前所言,小侄性情狷介,但又頗有些才氣,若不為人所用,必為人所嫉。既是如此,給自己留一條後路,並無大礙吧。”
“濟民,你這話說得有些過了吧,聖天子在朝,群賢畢集……”
“聖天子……今上雖是意圖振興大明,可是他晚生了三十年。”俞國振冷笑了一聲:“積重難返,天子又性急,這便給了小人倖進之門。”
聽得他議論崇禎,方孔炤咳了一聲,俞國振這才轉言其餘:“便是朝中都為君子,也未必能容得下小侄。旁人不說,史可法私德豈非君子乎?但只因小侄不按他的心意辦事,不肯將自己家業獻出來,不願交出《風暴集》與《民生雜記》,他便視小賊為仇讎,甚至不惜做出背後算計的勾當來。史可法自詡正人君子,又與伯父、克鹹頗有淵源,替他謀奪小侄產業的張天如更是與密之、小侄都是朋友,又是如今聲名大盛的復社領袖。小侄算是怕了這些君子賢能,不敢居於故園,只能移居他鄉!”
“況且,小侄也是為了大明,為了我華夏!”稍頓了頓,他緊接著說道:“伯父可曾查過這些年的災異,陝晉一帶,已經連年受災,而且這兩年,災荒已經蔓延到了中原更多地方,否則為何流賊越打越多?以小侄愚見,這災荒只怕還會繼續擴大。若是擴大到江淮、湖廣,或者流寇打到江淮湖廣,我華夏萬民的糧食,當從何而來?”
方孔炤可不是那些愚蠢的官員,他目光敏銳,所見甚長。聞言之後,猶豫了會兒,然後凝神道:“你擔心湖廣江‘西?”
“正是,流寇數度窺江,獻賊甚至已經數入湖廣,此兩地一亂,華夏億兆生靈,便要塗炭!”俞國振說到這裡,聲音低沉起來。
方孔炤的瞳孔也猛然收縮了一下,在他眼中,彷彿看到了一個可怕的未來!……,
二七五、殘民邀功非我欲(四)
此時大明的經濟中心,在於南直隸、浙‘江,支撐朝廷的賦稅,極為仰賴此地。更新
但“蘇湖熟天下足”已經是過去了,如今蘇、湖一帶,多種桑樹,採桑養蠶,其利遠勝於種植水稻。因此,大明已經進入了“湖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