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國振因為俞襄之死而遷怒於英吉利、歐羅巴,必定要勞師遠征,加上正在與羅剎人的拉鋸戰、與波斯人的對峙,就如同萬曆三大徵一般,將消耗掉華夏朝的國力,那個時候,俞國振不可能還有這麼多物資、金錢來討好百姓,他只能取消現在對百姓的優待,甚至加重對百姓的錄削。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過慣了好日子的百姓,現在對俞國振有多少愛戴,那個時候便會對俞國振有多少憎恨!
這樣的密謀,在任何時代都是少不了的,但這與牛鈍、來部臣二人沒有什麼關係,他們並不知道這座光輝奪目的城市裡潛伏著這樣的陰謀,只是象每一個初到上海的歐羅巴人一樣,驚奇地奔走於上海的每一個地點,觀看著這裡的一切。
不僅是他們,就是黃宗羲,因為太久沒有回到華夏,也是滿上海的亂轉。
如今的上海已經是一座擁有八十萬人口的大城,人口數量直逼金陵,不遜於揚洲。因為規劃得當,整座城並沒有擁擠在一處,而是以黃浦江兩岸為中心區,向外延伸至五個附城。中心區主要是居住與商業區,所有的工業都被安排在五座附城當中,使得中心區的環境還算好。兩條慢速窄軌鐵路,將中心區與附城聯在一起,從中心區到任何一座附城,所花費的時間都不會超過一小、時。
在奔走了兩日之後,黃宗羲乘輪船去金陵祭拜已經去世了的錢謙益等舊友,而牛鈍則被留在了上海。他被安排進了上海專門對外國來求學者開放的東方書院,這裡巨大的圖書館和其中海量的華夏典籍,讓牛鈍甚至忘記了去逛街,他每日裡便是在宿舍與圖書館之間來回轉悠。
直到伊莎貝拉出現在他的面前。
鄭森在美州建延平港城,投靠他的可不只有倭國的流浪武士,也有大量的歐羅巴人,在他的強力手段下屈服,願意為他效力,伊莎貝拉就是其中之一。她出現在此的目的,就是接近牛鈍與來部臣。
因為以馮澄世對俞襄的瞭解,俞襄極有可能會見這兩個萬里迢迢來此的歐羅巴人。
在馮澄世看來,伊莎貝拉去誘惑血氣方剛的牛鈍,絕對不會有什麼問題,只要能藉著牛鈍的關係,接近到俞襄,那麼不僅可以實現他們的計劃,還能順便嫁禍給那些所謂的新儒家。
鄭森覺得,自己的這個佈局,應該會萬無一失。(未完待續)
!
七一一、再回首處天地新(三)
“小姐,請您離我遠一些,我非常討厭您這樣的花瓶,你雖然有美麗的外表,但在我眼裡看到的,只是你那空得象炎黃廣場一樣的腦子。”
東方館前,抱著三本書的牛鈍轉過身,一臉不悅地看著跟在自己身後的伊莎貝拉。
這幾天以來,這個美麗的西班牙裔女子,就一直跟在他的身邊。
她自稱是一位西班牙商人的女兒,她的父親將她送來學習華夏禮儀,為的是將來能將她給一個華夏人,好便於家族的生意。
在鄭森的設計之中,一個楚楚可憐被家長所迫使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的少女,最能引起男人的同情心與保護心理。事實上,鄭森的計劃前一半是成功了,伊莎貝拉成功與牛鈍結識,但是緊接著鄭森控制之外的東西發生了,牛鈍最感興趣的是各種各樣的學術,從哲學、人倫,到實學、數學,幾乎沒有牛鈍不想涉足的,而伊莎貝拉則對這些東西毫無興趣,兩人在短暫的交往之後,不等伊莎貝拉與牛鈍更“親密”一些,牛鈍便將注意力又轉回到東方集上來。
華夏三年,為了應對越來越多的外國人試圖到華夏學習的局面,俞國振辦了這所東方書院,直接隸屬於教育部,內中只教授儒家經義,還有部分數學、地理和醫學。每年給予它的撥款是一萬五千金元,其中招收的學生要繳納學費,費用雖然不算太高,但也絕對不會便宜。但少數非常傑出的學生,可以享受到減免學費甚至發放獎學金的待遇只不過想要進入到東方書院成為正式學生,就必須經過華語等級考試。數以千計的各國年輕人,帶著進入東方書院的夢想,在學校周圍租屋學習,他們也能享受一定的優待比如說象牛鈍現在這樣,在館裡進行借閱。
此時的出版業,乃是華夏重要產業之一,新朝對於教育的重視,還有文化的昌隆,帶動了出版業的發展,每年都大量地印刷著古代典籍,而這些不需要支付稿酬的古代典籍價格也極為低廉。即使是東方書院這樣撥款有限的學校也建起了一座擁有十萬冊以上藏館。這種規模的圖書館,特別是其中印刷精美清楚的書籍,讓牛鈍難以割捨。
在他看來,書籍比美女要有魅力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