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部分(2 / 4)

小說:明末風暴 作者:卡車

第五座炮臺,他們湊齊了約五百人,正用猛烈的炮火壓制著虎衛的火炮,同時也在用密集的子彈阻擋逼近的虎衛。

這是最關鍵時刻,拿下這個最高的炮臺,西班牙人剩餘的炮臺就在它的攻擊之下,憑藉地勢堅守。三千虎衛有信心打退西班牙人的任何反擊,掩護主力艦隊入港登陸。但如果拿不下這個最高的炮臺,就始終要受它的壓制,而且等敵軍援軍來後,可能還要受到兩面夾擊!

負責攻堅者,乃是杜至善。

他原屬於顧家明的第三團——現在的第三旅,因為戰功。被調到了教導旅,這也是即將提拔的標誌。雖然他的名字善良和氣,可是他為人卻是鐵錚錚的漢子。在連續兩次未能靠近。都被敵人以密集的火力擊退之後,他急了,將用於保護自己頭部的頭盔直接掀飛。

“廣仁!”他對自己隊的教導官道:“我帶著人上去。如果我死了,你就帶著人繼續,就是建虜,咱們都正面突破過,不能在這些白皮番夷面前丟了虎衛的面子!”

“你這是什麼意思?”孟廣仁有些不解。

“就是這個意思!”杜至善又將自己身上的軍裝上扣解開,腰上縛了一圈,掛上了足足有八枚掌心雷——在崇禎十一年到十二年的山‘東、海河之戰後,根據戰場上的情形,俞國振便讓新襄武器研究所開始研究手榴彈,因為化學工藝的提高。拉鎖式觸發引信被研製出來,有了這東西,用生鐵鑄成的新式武器掌心雷便被研究出來,。在這個時代,手榴彈也不算是什麼新奇的事物。歐洲諸隊中,有專門的擲彈兵。但是新襄產的掌心雷,無論是在威力和製造工藝上,都要勝過其在歐洲的同類。

掌心雷研製成功到現在,已經有半年的時間,但還一直未上戰場進行實戰檢驗。此次南海之戰,在某種意義上也是為新襄一系列新式裝備、武器進行實戰檢驗。俞國振對於新武器的研發上是投入極大的,以火槍的改造為例,雖然他現在造出了燧發槍,但仍然是前裝,但後裝式的研究也已經持續了三年的時間。黃火藥的研究,更是從一開始就在研究,如今也已初露端睨。…;新襄最大的研究所,就是武器研究所,儘管沒有宋應星這樣的老人坐鎮,可是有蔣佑中這樣的新銳,效果也絲毫不差。若是在無知的建虜看來,新襄的新式武器層出不窮,彷彿是沒有任何先兆憑空出現,但換了新襄的中高層人物卻知道,這其中付出的代價有多大。

這也是難免的,俞國振這是在用短短十年時間,完成原本該花一百年甚至一百五十年時間完成的積累,這不僅僅要花費大量的金錢,而且在必要時還必須付出人命的犧牲。

“你這樣去?”孟廣仁見杜至善這樣的模樣,知道他是要拼命了,忙將自己身上的衣裳又解了下來,遞了過去:“雙重甲吧!”

南方氣候炎熱,而且海戰又易落水,因此他們身上裝的不是那種難以脫下的胸甲,而是由連環扣掛起的嵌片甲。嵌片甲在容易脫下的同時,其防護能力比起胸甲也有削減,因此即使是雙重甲,也無法在近距離內擋住西班牙人的火槍。其作用,不過是防止飛濺的碎片擦傷。

別的虎衛也紛紛解下自己的甲,好讓衝鋒戰友面對敵軍的火力能多一絲生存的希望。

披了雙重甲,杜至善吸了一口氣,他並非沒有恐懼,但當恐懼到了極至,反而能讓人不顧一切。瞬間,他的眼睛變得血紅,然後他又將一柄工兵鏟插在了自己的背上,大步跳出了掩體。

“虎衛,萬勝!”他用沙啞的嗓子厲喝,人也向著前方突了過去。

這一次他直接帶了一隊虎衛前衝,按照虎衛的軍制,一隊共是一百四十五人,其中有三棚火槍兵,一棚長槍兵——事實上火槍兵也能布成長槍陣,而長槍兵也能熟練運用火槍,再加上隊直屬的隊正、隊副和教導官、衛生員、通訊員、警衛員。但是杜至善這次帶的兵,再無這些分別,他們無一例外,都是沒有攜帶火槍,而是帶了工兵鏟和手雷。

這就是突擊決死!

虎衛很少組織敢死隊的,特別是對著流寇時,根本不需要組織,但這次面對的是火力強大的西班牙人,沒有敢死隊,他們很難突破對方的防禦。孟廣仁看著杜至善衝鋒在前,看著一個個虎衛中槍倒下,他心中焦慮難當,跑到火力支援營那邊,對著營正大喝:“不要心疼你那些炮了,給我猛轟,將西班牙人的火力壓制住!”

話還沒有說完,那個營正一把將他按了下去,兩個人同時撲倒在地,然後就聽到頭頂“嗡”的聲音,緊接著地面顫了顫。孟廣仁側頭望去,就見到一顆敵人發來的炮彈在地上連滾帶跳,趟出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