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只顧眼前而將未來全託付給邪神的文化不同,華夏人,無論他信仰的是道家、釋家還是儒家,都知道唯有勇於承擔起責任,方能算是一個完整的人。
有些責任,就需要犧牲。不僅僅是要別人犧牲。而是自己得犧牲!
“廣仁,你入虎衛的時間晚,沒有見過官人當初之時,他就帶著老牛他們。十幾個人,親自與河匪湖賊搏殺,親自與流寇激戰。每一戰,他都挺身在前。”田伯光拍了拍孟廣仁的肩膀:“以咱們官人的能力。他若是想要榮華富貴,內閣學士甚至公侯萬代算得了什麼,富可敵國算得了什麼,他原本用不著去冒險,去親冒矢石——那樣的戰鬥,他自己也是隨時可能犧牲。我們都曾多次苦諫,但官人的回應是,若他不犧牲。就沒有資格讓我們犧牲。”
田伯光說到這,聲音有些沉痛,在別人看來,俞國振現在是身處於安全之地,但他卻知道,在這之前,俞國振做出了怎麼樣的努力和犧牲。只是為了享受生活,甚至只是為了取明而代之。俞國振都不用做這麼多。區區建虜和流寇,便能攪得大明朝廷不得安生,以俞國振之能,攻入京師哪裡需要太多的氣力!但俞國振所求的,不是他一人稱帝。而是希望有百萬個如同他一般,能對於人類發展看得更遠的人,充實到華夏的每一個角落中去,讓這個因為古老而背上了沉重負擔的民族,血液重新奔流洶湧!
也有人向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