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引公孫瓚南下的計劃也無法實施。但他沒想到的是,方雲幫他實施了。
公元191年,即廣安二年三月,方雲給公孫瓚去了一封來自劉辯的詔書,任命其為冀州牧,韓馥的冀州牧身份被否認,只因為他是董卓冊封的,名不正言不順。
同時,代郡的軍隊蠢蠢欲動,做出了攻打幽州其他州郡的準備。公孫瓚識時務的話,自然是要第一時間南下冀州搶地盤,否則就只能等著被方雲一點點的消滅掉。再說從右北平太守變成冀州牧,這樣還不懂得取捨,那麼他就活該被殺了。
公孫瓚不傻。果然是舉族搬遷。南下冀州。但這個路上必然會先和袁紹的渤海軍相遇。到時候顯然一番龍爭虎鬥在所難免。更別說,韓馥若想保住他冀州牧的地位,殺死公孫瓚是唯一的選擇。
同時,另外兩道詔令被髮布了下來:
任命曹操為東郡太守,提前給他一個地盤,然他若是因此就率軍離開袁紹前去當這個太守,只怕沒有一個合適的理由的話,袁紹會先滅掉他。
同時。任命劉備為陳留郡太守令其三個月內要抵達陳留,否則任命作廢。此刻劉備剛剛被公孫瓚任命為北平縣令,坐鎮中山國北平縣。一個是縣令一個是郡守,在沒有軍師的情況下劉備會如何選擇,這幾乎不需要懷疑。
三道詔令引發了三個不同的結果:
公孫瓚的確是第一時間南下,並且攻打下了中山國大批的土地,眼看就要吞併全境。同時,這也引起了袁紹和韓馥的敵視,兩人暫時結盟,共同對敵。
但由於有不愉快的經驗。這個聯盟顯然非常不牢靠。而且,韓馥沒有張郃和高覽兩員大將。要對付公孫瓚也不太容易。
曹操果然是藉口在東郡立足穩妥之後,就會揮師北為主公(袁紹)攻打冀州。袁紹就衝著這‘主公’二字,頓時飄飄然,連逢紀出面諫言‘這是鳳虎歸山’的說法都否定了。
卻不想,曹操帶著本部人馬來到東郡,果然是迅速駐紮了下來,並且穩紮穩打去收復東郡其他勢力。最後招降了東郡原本的太守橋瑁,在東郡立足了下來。目前,依然以袁紹為主,好話一大堆,甚至禮物也送去不少,把袁紹伺候得妥妥帖帖的。
與此同時,也在想辦法,進一步擴大地盤!
至於劉備,也是慌慌張張辭掉了北平縣令的職位,帶著義弟關羽和老鄉簡雍迅速南下。在長垣縣駐紮了下來,或許可以說,是攻下了長垣縣,並打算以此作為根據地,逐漸向陳留郡全軍擴張。
方雲的這個安排,直接提前把劉備和曹操放在了對立面上。畢竟兩者毗鄰,想要擴張必然會開戰。到時候,也不知道誰能獲得最後的勝利,不管是誰,最終獲利者,都將是方雲。
在這段時間內,第一支走黃河的商隊已經開始來到幷州,並且完成了第一筆生意。同時,青州的造船廠已經開始建設,方雲給出了一些建造海船的建議,都是零零碎碎的知識,卻對這個時代的工匠來說,如同捅破了窗戶紙一般,使得造船技術得以突飛猛進。
至少十支部隊,開始和天下諸侯進行接觸,把次一級的武器和防具進行出售。
方雲還不懂得什麼土法煉鋼,但他透過典氏家族的不斷摸索,至少使得鑄造速度提升了兩倍,同時質量也有所提升,而原本淘汰下來的次級武器,自然不可能回爐,方雲做主全部賣出去換取軍資。那些已經開戰,或者即將開戰,正需要大量武器裝備的軍閥勢力,便是他最好的主顧!
當然,在這裡有一個側重點,那就是誰更弱,就買給誰。
甚至於,出售了十多臺新改造的衝車給曹操和劉備,讓他們攻城掠地更加的輕鬆。而雙方也是投桃報李,查抄的各種錢財,也就陸續作為交換被商隊帶了回來。
由於商隊一開始也沒有亮出自己的歸屬,所以這一切在諸侯眼中,不過是外地商會的自發行為,沒有任何政治目的。到他們發現這點的時候,只怕已經面臨山窮水盡的情況。
畢竟,商隊在出售商品的同時,也在積極拉攏當地的各種工匠,許以高薪和高福利,帶著他們回到幷州。隨著一次次的貿易進行,這些地方的生產力會進一步遭到破壞,到時候這些諸侯對商隊出售武器的依賴性,也會進一步提高。
到時候,若是和幷州開戰,商隊停止出售武器給他們,又會發生怎麼樣的結果?
方雲表示,自己非常期待那一天的到來!(未完待續。。)
ps: 說真的,寫這一章的時候,可都想要灌灌水什麼的,比如一方勢力的反應配上一大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