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部分(1 / 4)

小說:群英三國 作者:卡車

那就是幽州,原本就打算直接在劉虞那裡奪過來。只是這兩年為了消化涼州和冀州的新地盤,所以沒有多餘的勢力去吸收。只能暫時擱置在那裡而已。

正想著,是不是應該派人去通知劉虞一聲,讓他過來晉陽擔任宗正什麼的。

卻不想,在五天後,方雲率先得到了劉虞的請求,表示年事已高,打算到晉陽享受天倫之樂,畢竟他兒子就在這裡,而且在晉陽他也有一座莊子和一分產業。

至於幽州,表示這裡原本就是大漢的地盤,他不過是這裡的管理者。如今既然要退休了,那麼這裡自然要歸還給朝廷,希望大漢另外委派賢才前來繼任。

同時還表示,董卓任免的遼東太守公孫度,最近有點蠢蠢欲動,似乎得到了烏桓那邊的支援,又似乎和袁紹有了聯絡,希望方雲注意一下。

對於公孫度方雲倒是知道,似乎是徐榮推薦的同鄉。這傢伙的確是很有能力,仗著自己是遼東公孫一族的家主,迅速割據遼東一帶,之後他的公孫恭更是延續了割據。一家子在遼東地區割據了數十年,最後雖然臣服曹操,但也被曹操繼續任命鎮守遼東,延續政權。

這種人是否會與袁紹勾結,方雲似乎不需要懷疑。

歷史上這袁熙和袁譚似乎最後也是遁走遼東,想來父輩多少還是有點交情的。只是曹操得了郭嘉遺策並不追擊,當時的遼東太守公孫恭為了避免曹操攻打他,直接就砍了兩人的腦袋送給了曹操,小諸侯其實都是這樣的。

不過這個時候,若是讓袁紹和公孫度勾結到了一起,那麼誰知道他們會做出什麼事來?

不得已,只能夠讓黃忠先一步抵達薊縣,接管幽州的防務。隨後任免回來述職的劉馥為新的幽州刺史,方悅和管亥兩人也調過去支援地方防務問題。最後再任免劉虞為宗正,封薊侯,也算是給他一個不錯的歸宿了。

十幾天後,劉馥上任,按照方雲的意思,拉攏了鮮于輔和閻柔,兩人原本就得劉虞的提點,自然也是和睦共處。隨即劉馥又徵辟了賦閒在家的旅行家田疇,在同族田豫的規勸下,也是出仕了方雲,在幽州任職。

劉虞,卻也是在同一天,來到了晉陽。

當時方雲設宴款待了他,席間他帶著微酣的語氣對方雲說到:“吾鎮守幽州多時,知道異族皆是虎狼之輩,將軍不可不防。奈何以前大漢虛弱不堪,不足以力敵,故而劉某不得不採用懷柔的態度,讓他們在邊貿上得到滿足。同時又縱容公孫瓚,以武力加以震懾,並出面打壓公孫瓚討好他們,進而獲得他們的認可。

將軍麾下兵強馬壯,但目標到底還是要放在華夏本土。夷人勢大,但也無關痛癢,只需要繼續劉某的方針,幾乎可以保得北方十數年的平靜。有這十數年的時間,希望將軍可以一統天下。”

劉虞果然不是一般的王族,作為把匈奴人打得狼狽西逃的漢武帝的後人,他們劉氏一族就沒有真正害怕過異族的。只是劉虞比其他王族更加冷靜,客觀認識到了大漢的現狀,所以才不得不採取這樣的措施罷了。

最讓人耐人尋味的是,他說明的是方雲會一統天下,卻沒說大漢中興……(未完待續。。)

ps: 免費得到了幽州,可喜可賀。劉虞未必看不到方雲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本質,但他的兒子隨著劉辯在晉陽生活了許久,自然知道不少內幕。故而悲痛之餘,只怕也是無力迴天,算是預設了吧?

都說劉虞沒有公孫瓚那種骨氣,實際上若非他從中調解,只怕鮮卑和烏桓就要和大漢不死不休。到時候每年都要疲於應對,幽州能扛得住幾年?而若沒有劉虞的預設,公孫瓚哪來的人手和資源和異族開戰?所以說他軟弱什麼的,只怕我個人不太認可。

最後是慣例環節:

感謝書友‘長青無悔’和‘sky1991’的打賞!多謝兩位的厚愛!

感謝書友‘灬堅持’的點贊!多謝對本書的支援!

感謝各位訂閱和投推薦票的書友!多謝你們的支援和厚愛!繼續加油哦!

第112章 敲打公孫度

由於劉虞的配合,幽州的接管工作並不困難。

一州之地就算再小,改革起來也是一條漫漫長路。更別說,如今冀州都還沒有把改革完成。好在有代郡宣傳,其他郡縣對改革並不是很反感,所以甚至不需要一國兩制。

在初期,能夠做的大概也就是修修路,然後安排一些基礎的公共設施建設什麼的。最多也就是重新劃定行政部門,安排人員,還有小幅度的回收一部分的土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