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方雲也憑藉著這一手,徹底奪取了漢中百姓的民心。(未完待續。。)
ps: 漢中已經平定,接下來的目標是……
最後還是慣例環節:
感謝書友‘長青無悔’的打賞!多謝一直以來對本書的厚愛!
感謝各位訂閱和投推薦票的書友,多謝你們的支援和厚愛!繼續加油哦!!
第42章 聯盟襲豫章
張魯最後還是沒有死,歷史上他投靠了曹操,後被封為鎮南將軍,閬中侯。那麼,他自然也可以投靠方雲,只要價格合適的話。
沒有殺死他原因很簡單,天師道的人找到了太平道的祭司,表示天師道願意歸順太平道,以後一切道教活動以太平道為首。太平道的人自然而然的找到了方雲,而方雲也認為這樣對道派的整合有一定意義,故而就答應了下來。
只是張魯自然不可能再擔任什麼鎮南將軍又或者閬中侯之類的,方雲把他安排在了司州擔任繼續擔任天師道的‘師君’。
天師道也可以在方雲治下進行傳教,但張魯必須以自己的信仰起誓,天師道的所有信徒,在出仕的情況下,在工作期間必須要暫時忘記其教徒身份,簡單來說就是公私必須要分開,否則朝廷不僅會開除對方,甚至會追究天師道的責任。
軍政分離,政教分離是方雲的執政理念,就算是太平教的信徒,在任上也必須要暫時忘記自己的教徒身份。若是出現為了教派而徇私,或者瀆職的情況,那麼不僅僅是信徒本身,教會本身也會受到處分。
這算不得是方雲卸磨殺驢,而是歷史已經不止一次證實,政教結合往往會有不少問題。身為一個執政者,他不希望有一天,宗教凌駕在政權至上,甚至出現皇帝的冊封都需要透過宗教許可的情況。
至於徹底滅道,那也是不可能的,百姓需要信仰。沒有信仰的人什麼都做得出來。猶太人內部至今還能保持足夠的信任關係和團結關係。只因為他們都有共同的信仰。他們內部的交易很多時候只需要發誓就能保證履行。不需要另外訂立合同。
但華夏就不同,我們的信仰被一次次的毀掉,最後變得只能信奉金錢和物質。人總要有信仰,否則後世所謂的邪教就沒辦法傳播。若信奉金錢和物質,結果華夏人的淳樸也就徹底沒了,變成什麼樣方雲都有點不堪回首……
道教身為華夏的本土教派,方雲覺得還是可以存在的,只是能夠在政府的監控下運作就最好。說不得。以後政府還少不得,要綁架信仰!
張衛在經過簡單的測試之後,分別在地方任職,成為警察局副局長,幾年後考核透過就轉正;張愧因為年紀尚幼,所以先去學校裡面學習幾年,然後再安排參加國考。
張魯對這個安排非常滿意,再加上方雲對天師道的傳教也採取寬容的態度,所以他也積極投身到了傳教的大業之中,從此不再過問政治軍事。更是約束教徒不讓他們僭越。
大概是在五天前,方雲派去成都的使者。也終於抵達了目的地。
這個時候方雲攻打漢中的訊息已經傳到了這裡,聽說了他們的手段之後,劉璋第一個念頭就是立刻取消高速公路的修建。因為他也不保證,方雲會不會用這一招對付他。甚至於,方雲會不會在攻打張魯之後,對他出兵。
使者的到來,好歹讓氣氛緩和了許多,大家都想聽聽,方雲是什麼意思。
作為使者的孫乾,在侍從的引見下,來到了議事廳中,朝著劉璋行了一禮,開始敘述。
“刺史大人!此番事件,乃是張魯縱容治下百姓劫掠我軍後勤物資,這才惹出的事端。考慮到張魯對他治下百姓的掌控力度嚴重不足,而且為了避免今後再次出現這樣的情況,所以經過陛下的同意,已經革除了他漢中太守的職位。
當然,大將軍也不希望雙方聯盟之間,存在著一個不可控的因素。雙方這次正式接壤,今後的接觸可以變得更加的直接,而且也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關卡……”孫乾侃侃而談,卻是沒有提及把漢中還給劉璋的事情。
想來也是,到嘴的肉還要吐出去,哪個白痴會做這種事情?除非劉璋可以拿出更大的誘惑,但劉璋又不是傻子,憑什麼給出更大的好處?!
孫乾此番出使,基本的禮儀和態度上的尊敬還是有的,但話語之中也帶著足夠的強勢。這是來自強國使者的自信和底氣,只因為在他背後站著的,是如今天下最龐大的勢力。
若是低聲下氣的,別的不說,至少他回到晉陽,被記大過都算是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