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今晚三更!好歹是保持了不少的體力!
主角的地盤進一步擴大,最重要的是和草原接壤……誠然,這樣要承擔起抗擊胡人的義務,但何嘗不是進軍草原的橋頭堡?
最後是慣例環節:
感謝書友‘長青無悔’和‘送包子’的打賞!多謝你們長久以來對本書的支援!
感謝書友‘孫天第’的票票!非常的感謝!
還有各位訂閱本書、投推薦票的書友,也非常感謝你們對本書的支援!繼續加油哦親!尤其是推薦票,有多少都過來吧!
第83章 去草原討賬
道人縣的縣令死了,傳說是自殺的。
反正也不知道是不是覺得放任匈奴人在道人縣劫掠,心中多少有點愧疚。又或者是擔心匈奴人打入縣城內死得更慘,反正他就把一家老小全部集中起來,然後一把火全燒了。
失去了縣令的道人縣,立刻被方雲的人接手,張廿年紀輕輕就當了代理縣令,一年的時間若是不能夠做得好,自然會有人取代他。反之一年的時間若是做得好,他這個縣令必然可以坐穩。就算方雲不出力,張家也不會介意自己家族多一個縣令。
曾經第一個前來赴會的劉騰單位縣丞,方雲曾經的親衛隊隊長李犇擔任縣尉。
李犇那廝實力也就是在三流武將左右,而且年紀也不小了,培養的潛力不大。再加上連番激戰,實際上他也有點厭倦了那種戰爭歲月。此番任命縣尉,他是主動找到方雲毛遂自薦的。看在老同事的情分上,方雲自然許了。
另外的北平邑、桑乾、東安陽三地也陸續安排了官員前去任職。可以說在很短的時間裡,方雲便以非常正統的方式,得到了這四個縣城的控制權。
同時,以這四個縣城為基礎,把代郡治所高柳包圍在其中,架空太守的權利,使其的命令甚至出不了高柳城!若非考慮到太守來自世家大族不好對付,而且還不能走地下路線,否則只怕這個郡守之位,方雲也要奪下來不可。
隨之而來的,是第一批百姓的遷徙。冀州和幽州由於相鄰的關係。氣候的差距至少不至於那麼大。再加上這些新佔領的地方雖然荒廢。但基本上的設施還在,土地也開墾出來了。方雲許諾遷徙到這裡的百姓,至少都可以多得十畝田地,或等價的房產,頓時報名的人就多了起來。
至於這些土地原本的主人,就算找回來也沒用!且不說方雲已經控制了這裡的官府,只說什麼房契地契都在戰亂之中全部丟失,故而方雲大可矢口否認。
張純和張舉的叛軍如今已經開始集結起來。不過公孫瓚也不是吃素的。雙方如今小規模的接觸不斷,但大規模的戰鬥很少,戰況處於比較安定的狀態。
按照歷史程序,會少也要到明年五月,公孫瓚才會大破叛軍,驅逐烏桓勢力。這段時間裡,考慮到要跨越三個郡戰鬥,方雲也不得不從長計議。
正面走自然不行,太顯眼了一些,好歹自己也不是漢軍序列。根本得不到地方的補給。說不得還要被地方的守軍和鄉勇騷擾一番,可以說要多麻煩有多麻煩。
偏生人才太少。就算打下這些地方也沒辦法治理。再說把事情鬧大了,只怕劉宏也壓不住,到時候只怕又演變成一場,直接面對大漢全國級別的抗戰,那就太虧了。
“主公,我等非漢軍,匈奴人既然已經除去,那張純和張舉,是否可以不管?既然他們反的是大漢,就交給漢軍去處理便是。”待到安定下來,那也是十天後的事情,沮授趁機上前諫言到。
方雲本心自然是想要否決這個提議的,畢竟這可事關一個史詩級戰役,豈能這樣草草了事?萬一因此搞得事後的賞賜大跌,那才是不知道到哪哭去!
“哪有那麼簡單?匈奴人把我華夏當成後花園,說來就來說走就走,哪有那麼便宜的事情?既然膽敢入侵我們,那就必須要做好被我們反攻的覺悟!
我之前說過,一個漢人的生命,要用十個異族的生命來填!如今不過殺了區區三萬匈奴人,被殺的那十餘萬漢人相比,太便宜他們了!
傳我命令,北伐部隊做好準備,即日分出三萬步卒,準備北上進入草原地區!這些年匈奴人也殺了我們不少的華夏子民,是時候,向他們討還這筆血債了!”方雲笑了笑,隨機高呼到。
“主公,北上進入草原的話,我軍的輜重會非常吃力!”沮授不得不立刻諫言。
“主公,若是北上的話,老典我第一個支援!只是那裡我們人生地不熟的,如何找到匈奴人的部落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