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李立點了點頭,這裡方圓幾百裡也只有河西一個聚居地,也只有先去那裡看一看,再做打算。
第二天,一大早,李立一行人便踏上了前往河西聚居地的路途,河西聚居地並不太遠,只有兩百多公里,如果是在災難前,有車的情況下,走高速公路,也就兩個小時的路程。
但是這裡是華夏國經濟落後的西部,這裡不僅經濟落後,氣候惡劣,交通情況更是槽糕,這裡不僅沒有高速公路,就連一般的公路都是狹窄,多急彎,可謂是山路十八彎。
災難爆發後,戰爭的破壞,讓原本不方便的交通更加艱難,大規模的降雪,再一次加劇了路途的困難,災難前,這裡的公路便限速40碼,現在能跑上20碼都不錯了。
不僅這樣,大量廢棄的汽車也阻塞了交通,時不時的需要去清理一下堵在路上的廢棄汽車,不過好在眾人都是異能者,力量遠超常人,即使沒有工程機械,憑藉一身蠻力也可以把幾噸的車輛掀開。
這都不是最大的困難,最大的困難在於公路、橋樑的嚴重破壞,災難爆發初期,要塞大軍為了延緩怪物的入侵,曾經大量炸燬橋樑,企圖利用江河湖泊攔截怪物的攻勢。
毀壞橋樑和公路,讓眾人不得不擇路而行,浪費大量的時間,這樣一來,開車的速度並不快,甚至沒有走路的速度快,車輛需要擇路而行,雙腿行走這簡單的多。
在李立一行人出發的時候,遠在二百多公里的河西聚居地將要進行一場人怪之戰,幾百的怪物不斷的靠近河西聚居地,聚居地的倖存者依靠五米高的土牆嚴陣以待。
河西聚居地並不是人類軍隊控制下的城市,是倖存者抱團取暖組建的避風港,沒有完備的軍事防禦設施,物質奇缺,尤其是熱武器。
災難前華夏國是一個對於武器管控相當相當嚴格的國家,即使災難爆發,華夏國對於武器依舊控制嚴格,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裡,倖存者建立的聚居地根本得不到任何的武器。
河西聚居地熱武器極為稀少,幾乎沒有任何重武器,僅僅是一些步槍,這些步槍種類繁雜,有普通軍隊裝備的九五式自動步槍,也有淘汰下來的85式,還有裝鋼珠和鐵砂的沙槍,甚至還有使用威力超小,打麻雀的氣槍。
除了這些之外,更多的倖存者手裡面那的是冷兵器,相對於熱武器,冷兵器種類便五花八門,數之不盡,有大砍刀、自制長矛、鋤頭、自制弓箭、削尖的木棍、鋼棍等等。
第431章 河西聚居地
河西聚居地,災難爆發一年後便建立起來,雖然建立的時間快三年了,但是始終發展不起來,這裡的人口也只有不到三千人,面積只有不到一百畝。
聚居地是在一個小村莊上建立起來的,這裡地處陝西和內蒙古交界處,這裡地處偏僻,人煙稀少,並沒有大規模的怪物群出沒,只有零星的小股怪物群攻擊。
人煙稀少,地處偏僻是一把雙刃劍,好處就是不會出現幾十萬以上規模的怪物群,相對安全,壞處物質匱乏,武器落後,始終無法形成大型聚居地。
聚居地靠近黃河,一扇高五米,寬三米的半圓形土牆把聚居地保護起來,聚居地的東面靠近黃河,依靠黃河的天險,並不需要堆積土牆進行防禦。
聚居地西邊的土牆之上,站立了一排排手持各種武器,一臉戒備的倖存者,這些倖存者大約有二千名,一個個眼神凝重的看向遠方。
天空之中,滿天飛雪,氣溫零下二十多度,這些倖存者一個個凍的面色發青,可是誰也沒有抱怨,依舊一動不動站在土牆之上。
土牆是由黃土和石塊堆砌而成,根本沒有任何的水泥和鋼筋,完全不是人類城市那種混泥土鋼筋澆注的城牆,不過冰冷的氣候,卻讓這土牆無比的堅固。
原因很簡單,聰明的倖存者把河水潑到城牆之上,在零下二十幾度的空氣中,潑上去的水很快便結冰,就像在土牆之上覆蓋了一層堅固如鐵的寒冰,大大增加的土牆的堅固性,不得不說,人在生存的壓迫下,會爆發出驚人的智慧。
在土牆東面處,一個年齡約莫二十**的年輕人,手裡拿著一副望遠鏡在眺望遠方,這個年輕人是河西聚居地的首領——張堯。
張堯是一個四階異能者,這樣的異能者在超級要塞裡面,或許算不了什麼,但是在荒野卻是一個炙手可熱的強者,要知道荒野可不像超級要塞那樣軍火無數,很多時候都依靠的冷兵器戰鬥,所以個體實力顯得尤為重要。
在視野的盡頭,一團小黑點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